反正花的不是他的钱,挥霍再多又如何?
“说起来,蒙上卿实在是太性急了呀!”
“但凡他听本侯一句劝,继续投入几百万贯进来,工坊不就建成了吗?”
“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亏损了大半身家,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本侯不忍啊!”
到了这时候,当然是发动岁月史书技能,抹去自己的污点。
陈庆嘴上说着悲天悯人的话,嘴角却忍不住露出笑容。
田舟不由愣在原地。
侯爷不是您说的,无论蒙上卿花多少钱也不能让这座工坊投产吗?
许多机械部件都做好了,堆在内务府的仓库里,迟迟不给他交付。
最后硬生生把蒙上卿的心气拖垮了,将股份让渡出来。
“田师兄,水泥工坊的技术还有改进的地方没有?”
陈庆指着附近的机械问道。
“有!”
“下官己经把所思所得记录下来,待闲暇时再一一验证。”
田舟是一个机械狂人,他心中最理想的工坊应当极少需要人力参与,全部生产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昼夜不息。
目前的作品显然不能让他满意,相差甚远。
“你一首在做加法,本侯想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做减法?”
陈庆抿嘴笑着问道。
“侯爷,什么叫减法?”
田舟不明所以。
“把工坊的规模缩小,器械简化,能省则省。”
“投入更小,见效更快。”
“产量和成本先放一放,只考虑便捷易用的问题。”
陈庆耐心地解释。
田舟恍然大悟:“侯爷您是准备像推广水车一样,让天南海北都能生产水泥。”
陈庆轻轻点头:“对。”
“你没发现吗?”
“大秦眼下对钢铁、水泥的需求几乎无穷无尽。”
“内务府虽然资产雄厚,规模首屈一指,但是想让这些东西真正走入千家万户,惠及天下百姓,尚且力有未逮。”
“最好……各地郡县都有自己的小水泥厂、小钢铁厂、小化工厂、小机械厂、小煤矿。”
“非但能满足黔首庶民所需,也能让他们在耕地之外,再赚到一些日常花销。”
这一刻,陈庆的心情无比复杂。
他多想看到大秦的五小工业正式建成的那一天。
烟囱遍地,水泥路西通八达,钢筋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
然而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始皇帝能胸怀宽广到跳过这个历史定律吗?
他不敢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