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内容是大同小异。
说白了都是弹劾宁阙。
他们认为宁阙手伸得太长。
作为亲王,的确是无比尊贵。
可临淄三郡并非他的封地。
他没有任何的管理权。
可这段日子却屡屡插手当地政务。
打着平叛和东征的理由,甚至还将三名县令关押进了监牢里面。
“你们看看!”
“这宁王胆子是越来越大!”
“仗着有军功,连朕的人都敢动。”
“就因为左安康公事公办,他就敢以此为由,说是怀疑他和田仲勋有勾结?左县令可一直都是朕的人,这些年都在宫中担任侍郎。后来担任吏部侍郎,忠心耿耿能力出众。朕信任他,才将其举为安平县令,就是想着能在后方帮他一把。他难不成怀疑朕也和田仲勋有勾结吗?”
姜权心里咯噔了下。
看着震怒的奉帝。
这么多年,他还是头次看到奉帝公然表达对宁阙的不满。想当初他还是老宁王麾下的部将,他曾在泾阳军营操练士卒。他是看着宁阙和奉帝长大的,知道两人年幼时关系有多好。
再后来老宁王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曾救下奉帝的性命。前太子被废,老宁王全力支持奉帝继位,所以才被立为太子。到后面先帝病逝,是老宁王亲自率领三万狼军,护送奉帝返回长安登基。面对叛军,老宁王亲自持枪杀出了条血路!
可现在……
姜权也是想到了先前虞籍所说。
这大奉,真要变天了!
奉帝很可能是想对宁阙下手!
“禀陛下,宁王想必是并无此意。”
“也许,这都是诬陷。”
“宁王赤胆忠心,体恤百姓。”
“他这么做,想必也是有其原因。”
“是啊……”姜权赶忙接过话茬,抬手道:“宁王是什么人,陛下想必也都清楚。他本就爱民如子,有时做事也冲动了些,但绝无不敬之意。况且东征在即,宁王为后方安宁考虑而苛责县令,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臣以为不可。”吏部尚书王戊缓步走出,义正言辞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为人伦纲常。宁王有功不假,可却不该恃宠而骄。他虽是亲王,却也是人臣,岂能僭越行事?我看他就是因为陛下安插人手,所以怀恨在心。故意找借口,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吏。”
“就以左县令为例,他是公事公办。可宁王却以莫须有的理由,将其扣押。宁王这么做,则可收尽临淄民心,然而却令百姓憎恨官府。临淄只知宁王,却不知陛下。久而久之,恐怕会有田氏篡齐的事发生!”
“你放屁!”
姜权顿时勃然大怒,他快步走出,连忙道:“宁王忠心耿耿,岂会做出这种事?眼看着东征在即,王尚书却在此胡言乱语,构陷宁王,不知王尚书又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