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着华尔街,高盛总部的顶层办公室内,贝尔和他的助理凭窗而立,俯瞰着脚下的璀璨灯火。
“果不其然,英国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就是早就写好的剧本吗?”
电视屏幕上,英国首相特蕾莎,这位素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终是顶不住那铺天盖地的压力,正神情黯然地宣布辞职。
明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为大英帝国这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引咎辞职。
汇率这玩意儿,涨涨跌跌,本是兵家常事。
哪个国家没经历过?
就说那土耳其,一年之内汇率接近被腰斩,直接干废了40%,惨是惨了点,但日子不还是照样过?
可这事儿要搁在大英帝国身上,那性质就彻底变了,简直天都快塌下来了!
“对英国这种级别的国家,平日里汇率要是敢掉个5%,媒体就敢嚷嚷着‘经济危机’来了。
这回倒好,一口气直接雪崩了20%!
这哪是危机,这他妈是国难临头!
她特蕾莎,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这口黑锅也别想甩掉!”
说实话,特蕾莎的下台,在华尔街那群人精眼里,基本属于板上钉钉,就差选个黄道吉日了。
“硬脱欧”那趟浑水虽然勉强避开了,但跟欧盟的谈判桌上几年了连个屁都没谈出来,她的支持率早就跌穿地心,全靠一口仙气吊着。
可她偏偏就硬挺着,死活不退。
是那该死的自尊心作祟?
或许有那么点意思,但更多的,是她想走也走不了!
她要是直接撂挑子,大喊一声“老娘不干了”,直接跑路
那“最不负责任的英国首相”这顶帽子,能把她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上几百年。
所以,她必须得找个台阶,得有个“体面”的收场。
哪怕是演,也得演全套,得等个“天赐良机”,能让世人觉得她这辞职是万般无奈,情非得已。
这样大家还能念叨一句“哎,她也算尽力了”,体面退场。
“所以,这次的金融风暴,反倒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助理一语道破了本质。
“没错,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一个天赐的完美借口!”
贝尔的语气里满是看透一切的戏谑,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想靠脱欧谈判杀出一条血路,比登天还难。
那帮欧盟的老官僚,哪个不是人精?
想体面的跟欧盟和平分手?做梦去吧!
拖到最后,八成还是得走上‘硬脱欧’那条绝路。
那后果是什么,你我,还有华尔街的每一个人,不都心知肚明吗?”
华尔街,这个星球上对金钱最敏感的地方,一旦嗅到铜臭味,他们的计算速度比超级计算机还快。
一件事发生,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里面有哪些可趁之机?
怎么才能在里面捞一笔大的?
他们每天都在脑子里推演着无数个剧本,然后挑个胜率最高的,砸钱,收割,把财富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从这个角度看,当脱欧公投通过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被这帮人写死了
英国,绝无可能体面地离开欧盟。
“特蕾莎做梦都想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