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1951觉醒系统 > 第284章 无人接话(第1页)

第284章 无人接话(第1页)

“李旭东同志,那你如何看待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呢?”

“剥削与被剥削,就像是利用与被利用一样。我们参加劳动、工作、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先要保障自身的需求,然后才是家庭,最后才是国家。一家企业,不管生产什么,都是为了产生利润。一家不能产生利润,年年亏损,连税都交不起的企业,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单纯的讨论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那就是耍流氓。国内的供销社不一样的是低买高卖么?友谊商店卖给外国友人的商品质量好,但价格也比供销社的贵了三倍以上。

“我家最赚钱的企业是金融投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我家低买高卖,高卖低买,还投资了不少国外的明星企业。即使是我家最普通的公司,公司里的员工中,工资最低的是替我家成立的第一家公司看大门的王大爷,他的工资比各位领导的工资高出三倍以上。老百姓买了我家公司的股票,每年的分红都赚的盆满钵满。我家企业剥削了谁?”

正面讨论剥削与被剥削,李旭东肯定是不敢说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拿自家的公司举例。剥削了工人?三个高级干部还抵不过一个看大门的王大爷,这让他们怎么说李旭东剥削了工人?

“自然界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跟不上形势的需要,那就离淘汰不远了。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就说明弱已经在其中了。如果把我国的众多企业投入到国际市场中,我不敢想象我国的企业会有多少家还能存活。国外有句话,叫‘顾客就是上帝’。可在内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只能在供销社购买物资,所以那些营业员敢对人爱搭不理,甚至还敢鄙视顾客,殴打顾客。”

“我们的科技为什么提高不起来?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竞争。这些天,大家都吃过了各国的行军干粮,就事论事,我们军人也是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懂得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难吃。”李旭东提高了声音问道。

“如果是国际贸易,这么多国家的军粮放在一起,我们国家的军粮具不具备竞争力?答案不言自明。一家企业想要生存,除了要不断更新设备,还要研发新品种,明白顾客想要什么,不断讨好顾客。而不是只管生产,不管顾客喜不喜欢。我们现在站在缅甸的土地上,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们现在的国情,不能完全实行计划经济,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作为补充。”

沉默,良久的沉默。

没有人反驳他,不是不敢,而是没必要。这家伙说出的话总是那么叛逆,偏生还得到几位大佬的肯定,就连领导都不和他计较,说他是站在上帝视角的旁观者,自己又能说什么呢!

全国的各种运动闹了这么久,不少人都开始总结与反思了。解放全人类是觉悟,是期盼,是梦想,但真正实现,不具备条件呐!

能坐到这间房子里的都是高级干部,也都有着崇高的思想,不会被李旭东几句话带偏节奏。但这些天一直在见识国外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和内地相比,这些武器装备实在是太先进了,先进到一个排能对付内地一个连,如果不考虑弹药的问题,他们甚至可以对付我军更多的指战员。

无人接话。

“其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我们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李旭东说道:“资本主义,资本,资本控制社会形态的唯一方式,就是与权力结合。”

“资本的可怕在于无论是资本结合权力,还是权力结合资本,只要还是是人,具备人性,那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后果就是形成垄断,社会形成二元社会。垄断利益圈吃香喝辣,不用太多劳动,就可以享用各种高级消费品。垄断利益圈外,辛苦劳作,逆来顺受,殚精竭虑,可能只能混个温饱。按权势,力量,地位分配。分配链最低层的,是权力最小,甚至没有权力的阶层。”

“其实整个社会对资本的危害已经有了清醒的认知,他们在世界上开创性地通过了反垄断法案,垄断集团被强行拆分独立。如果资本再进一步进化,我们进入一个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的时代,所有的工人将被机器人所替代,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将更加可怕。也许只有到了那个时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远了。”

悲观情绪不止李旭东有,李旭东能看到的事情,没道理领导们看不到,只是在其位,谋其政,谁也没有那个胆子说叛逆之言。

“李旭东同志,咱们就不讨论这些政事啦,还是说说怎么对抗吴奈温的军队吧。”王司令提议道。

“是啊,这次吴奈温集结了四个师的军队,咱们在人数上可不占优。他们还有坦克和装甲车,在数量上也碾压了我们,这一仗我们不好打啊。”政委也开口道。

“不仅不好打,老天爷爷在帮他们的忙,咱们是从泥泞的山里走向平原,他们是沿着公路开过来的,我们的后勤压力不小哇。”一直沉默的参谋长也说话了。

“打仗的事情我不操心,有前指呢。咱们的装备有碾压敌人的优势,这一点可以弥补人数上的差异。我提议我们分段设立后勤处,前方消耗多少,我们就补充多少。为了让将士们吃上一口热饭,我这里还准备了自热锅。不需要明火,就能直接把战士们的口粮加热到七十度左右。这里还有个纯净水装备,可以满足班排的使用。这种水无需烧开就可以直接饮用,杜绝了战士们喝生水造成的拉肚子问题。”

对于战争的走向,李家的参谋部不知道推演过多少回了,得出的答案很乐观。摧枯拉朽的战斗方式虽然热血,但残余势力会反复纠缠和反弹。稳扎稳打就需要考虑到全方面的因素,包括国际上的形势和美苏之间的反应。两者都有各自的好处和弊端。

李旭东是希望杜绝后患的,稳妥中前进,既能给部队梳理后方的时间,也能造成对吴奈温攻心的势态。于是,大部队并没有急着直接攻击吴奈温,而是耐心地从后方开始梳理,来来回回已经梳理了三遍。

吴奈温并不傻,相反他十分聪明,他知道这次起义必定是内部敌对份子与外部势力相勾结,共同反对他带着缅甸走上所谓的“缅甸式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要把他赶下台。

一开始他并没有太在意,少数民族闹事儿不是一次两次了,反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自己也伸不进手,要闹就让他们闹去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