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凌云对着圣人法相深深一揖,周身璀璨的文运金光渐渐收敛,悬于殿顶的大印也缓缓落下,归于腰间。
那顶天立地的圣人虚影也随之化作点点金光,消散于无形。
他并未立刻回答女帝,而是缓步走到太玄殿高大的门廊之下,抬头望向殿外。
此刻,笼罩皇城的厚重乌云已被女帝方才引动的雷霆之力彻底驱散,露出朗朗清空,一轮红日正跃出云海,金光万丈,普照大地。
他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下,身影被拉得很长。
沉默片刻,他转身,对着龙椅上的女帝拱手,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悲悯众生的力量,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
“陛下,臣……别无他求。只求陛下今日之怒,止于首恶韩定方一人。”
“西北边军将士,戍守苦寒,浴血卫国,实属不易。当年运饷官兵,亦是奉命行事,无辜枉死。”
“其余涉案兵卒,多为听令行事,或受裹挟蒙蔽。望陛下……法外施仁,勿要因此案牵连过广,波及无辜。”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尤其是那些往日与萧凌云立场相对、甚至多有龃龉的武官们,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
他们万万没想到,在这尘埃落定,论功行赏之际,这位以铁腕手段扳倒大将军的文官之首,所求的竟非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而是为他们这些武人麾下的兵卒……求情!
这份胸襟,这份对底层军卒的悲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们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涟漪。
反观他们始终追随的镇北侯萧长风,在结拜大哥韩定方身死魂灭之际,可曾有过半分难过?!
可曾为那些可能被牵连的部属说过半句求情之言?!
只有冰冷的切割和自保!
萧长风暗道一声“不好”。
萧凌云此举,简直是杀人诛心!
他反应不可谓不快,立刻紧随其后,重重跪倒在地,声音带着沉痛和恳切,试图补救:
“陛下,萧首席所言极是!韩定方罪该万死,然其罪责,确系将帅之过。”
“边关将士,朝廷官兵,皆是我玄胤基石,忠勇可嘉。万望陛下明察,切莫牵连无辜兵卒啊!”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落在那些心思浮动的武官耳中,却显得如此苍白且虚伪。
萧凌云看着萧长风那“亡羊补牢”的姿态,只是几不可察地挑了挑眉,嘴角掠过一丝极淡的讥诮。
他不再多言,对着女帝再次躬身:“陛下,翰林院尚有诸多善后事宜亟待处理,涉案证据也需归档整理。臣,先行告退了。”
种子已经悄然种下,落入了那些武官心中被萧凌云的话语犁松的土壤。
何时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不过是时间问题,他无需再多言。
萧凌云转身,青衫拂过光洁的金砖地面,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从容不迫地走出了这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天风暴的太玄殿。
殿外,阳光正好,将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