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听说。
刑志东把机械厂好的设备,技术工人都整合到了四分厂。
日用化工厂没设备整合。
只有买些新的。
左右花的是国家的钱,设备也是国家的。
国营企业没啥大的想法。
每年完成国家的计划内生产,能养活厂里的工人就是。
易飞也不矫情,“那就谢谢董厂长了,承包费这块,董厂长有什么想法。”
这个没什么可客气的。
董文昌这么做,无非是自己在承包过程中分一杯羹。
现在的境况就是这样。
要不然,人家干吗承包给你。
效益好不好的,和他个人关系又不大。
关副府长关心临东经济发展,这些厂长可没有那么大的格局。
“我是这样想的。”
董文昌说道:“承包期五年,第一年第二年,不要承包费,丽飞公司只要负责车间的工人工资就成,第三年第四年每年五万,第五年十万,当然承包期间,工人的工资一直有丽飞公司负担。”
他对承包费是不关心的。
收多收少都是国家的。
一点不收肯定是不行的。
他觉得这个方案向上也能交待过去。
易飞也应该满意。
他估算了下,机械厂四分厂和食品厂罐头车间每年承包费最多一二十万。
但是,这两个地方都跟独立的厂差不多。
自己这个车间是比不了的。
董文昌也不跟娄松江比。
那家伙天不怕,地不怕,也就每年收了十万的承包费。
“董厂长,这样能行吗?”
易飞都呆了。
那么大一个车间,上百名工人,平均一年就四万块钱的承包费?
董文昌未免太大方了吧。
是。
刑志东都说过四分厂不要承包费。
问题是他和刑志东有瓜葛。
他能当上厂长还是赵总推了一把。
再加上刑文珺的关系。
董文昌不一样啊。
说起来,十多天前和他还有矛盾。
他儿子被自己打得还在床上躺着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