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生活日常晋江 > 第45章(第2页)

第45章(第2页)

现在关家来了人,明明府城也有水陆码头,却偏偏先往容县来。谢九九不信他不知道他外甥入赘给了自己,自家在容县是开饭庄的,饭庄的名字就是云客来。

既然都知道了,来了为什么不自报家门,非要学着戏台上的搞什么白龙鱼服那一套。不说是吧,那就不要说了,有本事一辈子别说。

严管事寄回家里的信上就说了谢家的姑娘是个人物,牙尖嘴利不说也是真能干,脾气大本事也不小。现在见了真人,老严还真没说假话。

一口一个贵人的说着客气话,话里的意思却都是赶客。先是奚落自己明明有要事来岳州,偏又不肯坦诚相待。又点明要送自己去客栈,那就是连招待客人都懒得招待了。

关如琅清楚自己这一出已经让谢九九不舒服了,当即起身浅浅作了个揖,又让身边的管事把在船上早就写好的拜帖亲自交到谢九九手中,这才自报家门。

“家里收到严管事寄回来的信,母亲当场就激动得昏死过去。请了太医去府里诊治,次日醒来便哭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庞氏今年六十七,再有三年就该做七十大寿。都说七十古来稀,六七十的老人,年轻的时候又经历过贬谪流放,之前严管事说的老夫人病重并不是虚言。

现在知道了流落在外多年的女儿给人当了外室,生了个儿子又入赘给了商户人家做女婿,心里那滋味真真是五味杂陈,是说不出来的苦。

“我知道你们因为什么不满,此事我不辩解,只希望谢老板能明白,关家和寻常官宦人家不一样,这些年起起落落经历得多了,对人对事就难免小心。”

“但我家想要把姐姐找到带回去,也并无半点虚假。

你方才也说过几天就是中秋了,要是关家不是真心实意寻亲,我又何必请了长假耽误公事,一路从京城到容县来。便是虚情,做到这个份上是不是也有几分真意了。”

关如琅说是不辩解,其实还是字字句句都在解释。

关家被赦□□放之罪以后,回到京城并没有马上官复原职,只是把关家的宅子还给关家。

关家一大家子人

,守着宅子又熬了五年,直到当今圣上登基关家老爷才官复原职。只可惜之后还不到一年,关家老爷就一病不起死了。

之后又是三年丁忧,丁忧完了关家大爷关如璋连着三年把秀才举人进士全考中了,关家才算真正喘过一口气来。

有了这样的经历,不论是关家还是关如璋为人处世都是小心为上,别说关如琅的平安无事牌上的款是慎独,就是关如璋天天挂在嘴边的二字也是小心为上明哲保身。

这样的家风,没有彻底了解关氏的情况之前又怎么可能交底。哪怕是因为年幼家中受影响最小的关如琅,行事不也被影响了嘛。

明明是想要先来容县拜会谢家,可到了地方还是忍不住想要先把谢家里里外外打听清楚,这已经是关家人赖以生存的本能了。

关如琅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就是谢九九也没法再跟他计较什么。人家都把自家说得那么可怜了,自己要是还不能理解他的难处,岂不是不讲道理。

谢九九仔细把手中的拜帖看过一遍,拜帖上把关如琅的官职写得清楚明白,虽然谢九九不大了解左中允是什么,但从五品是什么意思她还是知道的。

府衙里的通判老爷才从六品,裴元血脉上的祖父就是在高州任通判,这些年裴老三在府城日子过得舒服得意,不就是因为有这么个好爹吗。

从五品的京官又比外任的从六品官员高到稀罕尊贵得多,人家现在愿意好声好气的让自己坐下已然是天大的脸面,要是自己不接这个面子,人家恐怕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谢九九最识时务,想明白了自然也就不生气了。心里默念两遍这是关家的事,自己多看少说不要插手,等心情完全平复了便起身恭敬对关如琅行万福礼。

“关大人的来意民妇已经明白了,只是大人是先来容县而不去府城是何意我还是不明白,大人不妨直说,我和我家能做的,也绝不推辞。”

谢九九还以为关如琅过来是想要先劝说自己自愿跟裴元和离,等拿到自己的和离书,再以他的身份再去县衙拿回裴元入赘前写下的婚书,关家的外甥曾经给人做过上门女婿的事,到了京城就没人知道了。

“还不是我那个好外甥,说要想把我姐姐接回京城就必须光明正大,还要街坊四邻都知道我姐姐是被娘家人找到接回去的,且不能传出什么不好听的流言。”

岳州到底不比京城,外来的过江龙再厉害也比不过地头蛇,裴家要是暗地里作梗,关家不怕裴家,但一时间也没法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