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元刁滑,折子里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孟将军表功,这事儿孙太后不敢不重视,她要是不当回事,孟国公都能跟她死磕。
孙太后这才收起自己的火气:“三位爱卿有和看法?”
底下的孟国公忽然老泪纵横:“娘娘啊,老臣自幼丧父,老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在府里艰难度日。二叔三叔巴不得我们兄弟早日死了好夺取爵位,二弟十分懂事,什么好事都推给老臣,有不好的事情往自己头上揽,想尽一切办法给老臣树立个好名声,让老臣能做个人人称颂的爵位继承人。等二弟长大成家,老臣还没来得回报他,他就远赴边疆,这一去就是几十年。兄弟分离,骨肉不得团聚,最终还死在老臣前头。”
孟国公说到这里直接委顿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孙太后叹了口气:“仁哥儿,扶他起来。爱卿莫要难过,孟将军为国捐躯,是我大雍的忠臣良将。哀家决定追封他为定国公,封他的长子为三品云麾将军。”
孟国公仍旧在哭,一边哭一边谢恩,一个三品武将,足够孟中承在西北立足。若不是侄儿能力不行,孟国公真想让侄儿领了西北军。
可西北军现在被那个土匪把持住了,孟国公恨得牙根痒痒。
说完了孟将军的封赏,谢景元后面的折子里继续给其他人请功,头一件事儿是抚恤战死的将领士兵,这玩意说白了就是要花钱。
孙太后沉默了,朝廷哪里还有多余的钱。
可谢景元不傻啊,他当然知道朝廷没钱,所以人家自己想办法,他的办法就是截留西北三省的赋税,拿去做抚恤金。
孙太后连个反驳的理由都找不来,气得她心肝儿肺都在疼。
第三件事儿是扩军,西北现在只有几万人马,不足以抵挡胡人,至少还要扩军十万,这得多少钱啊。
孙太后别说没钱,有钱她也不想给,西北军现在又不听她指挥。
第四件事儿是给西北诸位将领请封,袁家、安家、柳家……
孙太后看到柳家人时眉头轻轻皱了皱,继续往下看。
看到结尾,谢景元都没给自己请封,但大伙儿都心知肚明,他是首功。
孙太后看第一遍折子时一目十行,这一次是认认真真看的,看完后合上折子:“三位爱卿看,要如何封赏合适。”
孙侯爷与孟国公都不开口,又是秦孟仁先说话:“娘娘,按例封赏即可。”
孙太后嗯一声:“可,不过哀家有个要求。”
秦孟仁俯首道:“请娘娘示下。”
孙太后冷哼一声:“别人都可以封,谢家这个土匪不封,哀家倒要看看,他一个从三品要怎么统领全军。”
秦孟仁抬起头看着孙太后,这是想让孟家去跟谢家争?还是单纯想出气?
孟大郎是无法跟谢景元争的,不过这样倒是能恶心一下那个土匪。
秦孟仁没反对,继续道:“娘娘,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给陛下过继子嗣。”
孙太后有些气闷:“过个几年皇儿大了,自然会有子嗣。”
秦孟仁没有再劝,晋王被打退,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有人来犯,反正皇帝是个小孩子,小孩子傻一点机灵一点区别又不大。
孙太后忽然道:“孙大人,孟大人,都察院是不是还缺个佥都御史?你们看秦大人怎么样?”
一个正四品,孙侯爷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孟家刚得了封赏,孟国公肯定也愿意卖这个人情,二人都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