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张北海目光停留在海图上,没有马上回答。
这份海图是经过两趟舰队航行之后印证而成,可以说是十分准确的海图。
“末将更倾向于分三路,到了耽罗岛后,一队走陆路,一队靠着朝鲜沿海走,另一队则是直接横渡东海,直达山东,如此,也能扩展海图区域。”
张北海的手指在海图上直接画出一条线来,而这条航程最短的航线,自然也是不确定更多的航线。
至于靠着朝鲜沿海走,也算是顺便侦测一下邻国的海域。
舰队每次航行,都是为大明驱散笼罩在舆图上的迷雾,使得大明的舆图更加清晰。
闻言,朱仪思索片刻后,道:“那就出两艘海沧,这船灵活,机动性强,无风也能行动。”
“没问题。”
张北海点头,补充道:“每船三十人,各配备两名阴阳官。”
说完之后,张北海就看向一众阴阳官,便是在等阴阳官自荐。
如果阴阳官不想自荐,自然会有朱仪直接挑选下令,回去必须要有阴阳官,可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在长崎的阴阳官,本身的任务也很重,需要记录下长崎的各种气候信息,连同动植物也包括在内,当然,主要的就是画下各种舆图,以便往后部队使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到张北海和朱仪的目光,阴阳官们彼此对视了一眼,随后就有四人直接举手,道:“我愿意出海。”
虽然有危险,但若是回到大明,那么肯定也会有赏赐,直到下次回长崎时,都能在大明享受。
阴阳官人选确定,那就是两艘船的船长人选。
都不需要朱仪和张北海提醒,就有参将直接站出来,道:“我愿意出海。”
相比阴阳官,参将作为军人,特别是指挥官,更应该身先士卒,为战士们做表率。
张北海点了两个人,随后道:“船员由你二人挑选,不要强求。”
顿了下,张北海环视参将和阴阳官,继续道:“尔等都是经历过一次的人,此番回朝后,就比大多数人更有经验,往后必然会受到重用,大明不会辜负尔等。”
这可不是画大饼,航海次数越多,不仅是对海军,甚至是对朝廷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更不要说还活生生的人了。
“是,总指挥大人。”
参将立正说道:“我等定不负大明期望。”
之后,朱仪便让人都散了,参将也需要去点和自己一起出海的兵。
这时,喜儿也回到了城主府,看到朱仪和张北海都在,便上前笑道:“这是刚议完事?”
“嗯,刚安排好回京的事项。”
朱仪点了点头,看到喜儿脸上开心的表情,问道:“内官何事如此开心?”
闻言,喜儿将在市舶工地的所见所闻告诉朱仪和张北海。
“如此说,倒是恨上了倭女?”
张北海好奇道:“这是为何?”
“不患寡而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