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车头到车尾布上两条,再在各车厢安上一部单机,无需嚷嚷喊叫,便联络通畅!
所以火车头这边一声令下,整列火车上的干部战士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鞍山火车站戒备森严,大批日伪在明若白昼的探照灯下严阵以待。
不过他们不是防备这列火车,而是担负护送任务。
深怕车站内的中国籍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百姓中混杂有“抗匪”,趁机对军列下手。
大石桥至本溪湖,仅仅百余公里,且沿途有鞍山、辽阳两个大站。
护路日伪加上几处大站(大城镇)驻守兵力,足以使得缺乏重武器的“抗匪”无法接近。
这正是植田谦吉、板垣征四郎,都放心地命令列车开往本溪湖。
以便尚在关东州待命的第六师团先遣队,天亮后乘坐汽车北上加强清剿辽东“抗匪”。
“车尾爆破队注意,准备爆破!”
眼看列车在日伪竭尽全力“护送下”过了辽阳,转上安奉线朝东面的本溪湖驶去。
杨靖宇立即拿起电话,下达破坏铁路的命令。
抗联第一军,尤其是挑选参加此次行动的警卫旅二百余人,都不是初次参加战斗的生手。
最末一节车厢内,担任爆破任务的战士们,早已根据来自冀东特别勤务旅的《爆破手册》,捆扎好百来个大药包。
接到命令,稍稍拉开车门,观察一下沿线敌情。
趁着日伪距离铁路较远,迅速敏捷地放下一串十多个药包。
这些药包份量足,导火索也够长。
呜呜呼啸着的火车开出好几里地了,隐藏在麻包内的导火索才转着圈儿烧到底,引发毫无征兆的雷鸣声响。
那些靠得近了些的日伪,不是被强大的冲击波掀飞,就是被能量巨大的钢轨、枕木、碎石切瓜菜般肆虐。
距离稍远的目睹这一切发生,不是怀疑刚刚驶离的列车。
而是感叹这列军火车,也真忒它娘的好运!
得利寺那边只被“抗匪”炸掉尾巴,到了这边居然跑远了才发生爆炸!
替列车、也替自己庆幸罢,他们又犯愁了。
接到命令便出动,且已沿着铁轨来回拉着军犬搜寻过,怎么还是着了“抗匪”的道儿啊?
即便奉命护送的军列,完整无损地过去了。
可这长达十几里铁路的破损责任,算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