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壮举,吾等敬佩不已,愿追随先生左右!”
望着眼前百余名青壮,丞相果断拒绝,“在下并无涿鹿中原之意,恐怕要让诸位失望了。”
一名男子踏前一步,拱手道,“我等并非野心勃勃之人,只是想在这乱世中寻一安身处罢了。”
“我有一门祖传手艺,可使稻米产量翻倍,名为杂交水稻。”
话音落下,又一道声音响起。
“先生放心,我们不白吃白喝,我亦有一门祖传手艺,可使铁器坚硬度暴增。”
“我亦有一门名为‘火绳枪’的手艺,愿献给先生。”
“还有俺,俺精通算数,愿为先生效犬马之劳。”
青壮们十分热情,热情到丞相都隐隐感到束手无策。
但毋庸置疑的是,眼前的百余号青壮,个个都是人才,都有一技之长。
是无论放在哪,都要被视为座上宾的存在。
可丞相的神情依旧犹豫,犹豫原因很简单,养不起…
百余青壮,先不说俸禄,单吃饭都是一个问题。
似乎是看出了丞相的纠结,青壮们心领神会的倒退一步,齐齐高呼,“先生,我们自带干粮,无需操心。”
丞相面容一滞,刚准备说什么,却再次被打断。
“我们不要粮食,也不要俸禄,只愿伴先生左右,效犬马之劳。”
此话一出,丞相面容瞬间僵硬,眉头紧蹙,“可总要有个原因吧?”
“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忍庶民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我们想让大汉…再次伟大!”
话说到这份上,丞相又哪还有拒绝的理由?
随行人员暴涨至百余人,浩浩荡荡的朝着荆州出。
且每到一个城池,随行人数都会暴涨。
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自带手艺,无需俸禄吃食。
等临近荆州时,人数已来到了两千之众。
这让丞相既是兴奋又是疑惑。
兴奋是:有这两千人在,将大大提高三造炎黄的几率。
疑惑是:这群青壮时不时会蹦出一些奇怪词汇。
什么‘终于见到活的了、他好帅好有气质’之类的。
丞相听不懂,但表示大感震撼。
望着近在咫尺的荆州城,小诸葛顿时长松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或许只有天知道,在琅琊到荆州的这段路途中,他遭受了何等的摧残。
每天不仅要完成诸葛武布置的任务,还要回答那些叔叔千奇百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