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笔。”她轻声重复着自己说过的话,眼中透出一抹冷意。
就在她准备回公司处理手头事务时,陆景行忽然开口:“我明天要去一趟瑞士。”
她一怔,转头看向他。
“陆振邦的海外资产正在迅速转移。”陆景行语气沉稳,目光坚定,“那份与赵工家属有关的信托协议原始文件,必须拿到。”
林疏桐心头一紧。
赵工是当年那起工程事故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家属曾收过一笔不明来源的资金。
如果能证明这笔资金来自陆振邦,那就意味着他涉嫌操纵项目审批、利益输送甚至掩盖真相。
“你一个人去?”她问。
“私人律师和高律师会一起。”陆景行顿了顿,从西装内袋取出一枚小巧的U盘递给她,“这里面是所有电子证据的备份,一旦我联系不上你超过48小时,就立刻启动公开程序。”
林疏桐接过U盘,指尖微微收紧。
她看着他,郑重道:“那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陆景行点点头,握住她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头一颤。
“等我回来。”他说。
夜色降临,林疏桐回到办公室,将U盘妥善藏好后,开始整理接下来的工作。
她没有闲着,反而利用这段时间重新梳理建筑协会的历史档案。
那些尘封多年的资料里,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深夜,办公室只剩她一人,灯光下,她翻阅着一份关于当年工程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的旧档。
忽然,一个名字映入眼帘——
周文斌。
她瞳孔微缩。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他是陆振邦的大学同窗,毕业后进入一家独立检测机构,如今已是该机构的技术总监。
“如果是他……”她低声呢喃。
她回忆起那次听证会上,某些模糊的证词似乎都是通过这家机构提交的,而周文斌的名字也曾在相关记录中一闪而过。
如果他真的参与其中,那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就有待商榷。
林疏桐合上档案,眼神逐渐坚定。
她决定以项目合作的名义接触对方。
第二天清晨,她便以“某重点工程项目需要第三方评估”为由,约见周文斌。
对方很快答应,态度热情得令人意外。
但她没有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陆景行已抵达苏黎世。
机场外,高律师和私人律师已在等候。
他们此行的目标明确:找到那份隐藏在海外的信托协议,并追查赵工家属背后的真正资金流向。
“已经安排好见面人。”高律师低声说道,“对方是瑞士一家老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曾经代理过多起跨境信托案件。”
陆景行点头,神色冷静。
几小时后,在一间低调却不失奢华的会议室里,陆景行终于拿到了那份信托合同的复印件。
泛黄的纸张上,签名清晰可见,金额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