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簇拥着向码头方向涌去,都想争先一睹江东士族的风采,王谧却是没有动,任由人流就这么经过自己,青柳见状,悄声道:“郎君不去看看?”
“也许能见到想见的人呢?”
王谧淡然道:“不用了,那边的繁华,还不属于我们。”
“也许将来,我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在此之前,两边见面,仰头低头,对双方来说都是种折磨。”
青柳抿了抿嘴,心道郎君明明不是那么绝情的人,却总喜欢说那么绝情的话呢。
过了不久,张家的大船靠岸,前来接送的马车接连赶来,士子们坐车离去,然后是运送货物的牛车板车,足足来了数百辆车,还没有运送完大车上的货物。
这些车辆从码头向着城内各处络绎不绝行去,江东士族在建康都有各自产业,如今是各回各家,等待来日入朝觐见,绶官入仕。
张氏也是如此,张玄之等吴郡四族的马车更是奢华,车后还载着奏乐的乐工,颇显名士风流,看热闹的建康市民追着马车奔走唱和,好不热闹。
当然,也有对此颇不顺眼之人,王谧不远处,就有两个衣着颇为陈旧的落魄士子,正在小声议论着。
一人愤愤道:“招摇过市,不过显摆罢了,这下子这么多吴郡士族入朝为官,只怕北伐是没希望了。”
另外一人道:“不会吧,他们虽然是南人,但未必不希望天下一统啊。”
先前那人冷笑道:“他们土地产业都在江东,北伐还要他们出钱出人,对他们又没有好处,他们怎么会支持?”
后者反对道:“打下北方,他们自然有封赏,何况要是朝廷支持,他们起码不会反对吧?”
前者嘿了一声,“朝廷皇帝真的想回到北地吗?”
后者惊讶道:“为什么会这么想?”
前者愤然道:“这一百年前,是哪里?”
后者出声道:“吴国啊。”
前者冷笑,“三国时期,吴国想着魏蜀相争,从而渔翁得利,但最后呢?”
“之前几次北伐失败,如今朝廷已经用全面进攻转向坐看中原争斗,伺机入局的想法,但和当年的吴国何其相似,我不认为北伐前景乐观。”
王谧听到这里,忍不住出声道:“说的好。”
“大争不争,投机取巧无法自强,最后只会沦为刀俎上的鱼肉。”
两名士族听到自己议论被听到,吓得大惊失色,连忙看了过来,看王谧身穿布衣,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脸上露出了些许傲色,也不答话当即转身离开。
老白嘿了一声,“建康士族,还是如此看不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