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和苏武轮流扮演新娘,反复练习到深夜。
“手腕再柔三分对,保持”
“移步时裙摆不能动”
“训话要抑扬顿挫,显出长辈威严”
戒尺的“啪啪”声和老人的指导声在祠堂内回荡。
苏寒的后背早己被汗水浸透,但眼神却越来越专注。
训练接近尾声时,祠堂大门突然被推开。
苏灵雪的母亲带着几位苏家女眷走了进来,人人面色凝重。
“博文。”苏母行礼道,“刚发现明日要用的‘十二箱锦’少了一箱!”
苏博文脸色一变:“怎么会?我亲自清点过的!”
一位苏家婶娘匆匆去后堂查看,很快慌张地跑回来:“不好了!装头面首饰的那箱被老鼠咬坏了绸布衬里!”
祠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按照习俗,“十二箱锦”是苏家嫁女必备,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都富贵荣华,缺一不可。
苏母急得首搓手:“现在连夜赶制也来不及了啊!”
就在众人慌乱之际,苏寒突然开口:“我记得奶奶当年的嫁妆里有一套备用的?”
鬼知道这一天下来,苏寒搜索了多少原身体主人的记忆。
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博文惊讶地看着他:“三叔怎么知道?那是老太太当年的陪嫁,存了六十多年了。”
苏寒尴尬一笑: “小时候,我好奇箱子里是什么,就打开拿出来玩了一下。”
他转向苏母,“大伯母别急,那套虽然旧了些,但都是上好的苏绣。”
苏博文立即带人去取,果然找出一套保存完好的古董嫁妆箱,里面的衬里虽然泛黄,但绣工精美绝伦。
苏母长舒一口气,感激地看向苏寒:“多亏三叔记性好!”
苏博文欣慰地拍拍苏寒的肩膀:“三叔今晚表现不错,看来在部队确实成长了不少。”
十点多,特训终于结束。
苏博文将一本手抄本递给苏寒:“这是明日流程的简略版,三叔睡前再看一遍。”
苏寒接过册子,发现上面不仅写了步骤,还细心地标注了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辰时开妆,需说‘今日理红妆,他日旺夫家’”
“巳时训女,右手持柳条,轻点新娘肩头三次”
“午时发嫁,需面向东南,撒三把糯米”
甚至画了小图示意动作要领。
“大伯”苏寒心头一暖。
苏博文摆摆手:“三叔如今是一等功臣,给咱们苏家长脸了。这些琐事本不该劳烦你,但祖宗规矩不能破。”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明日会有不少外姓宾客,三叔代表的是咱们苏家的体面。灵雪是咱们这一支第一个出嫁的姑娘,礼仪必须周全。”
苏寒郑重点头:“我明白。”
走出祠堂时,苏武揉着酸痛的肩膀说:“三爷爷,你先去休息吧,我还得去试试明日背妹妹的路线——从闺房到祠堂要九十九步,一步不能多,一步不能少。”
苏寒点了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