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三国 刘禅 > 第345章 猇亭大祭3(第1页)

第345章 猇亭大祭3(第1页)

冬去春来,时间过得飞快。

这半年时间,诸葛亮与刘禅就在临时行宫这里安顿了下来。

反正兵站已经延伸到了这里,不管在哪,政务处理的也都很顺畅。

东吴自然不会甘心吞下江陵大败的苦果,多次派舰船逆流而上,想要破坏猇亭大祭,

抱的想法是,最起码也要给刘禅找点麻烦。

只可惜他们连乌林赤道一线都无法通过。

刘禅在乌林与赤壁一线,南岸前出布置了两道预警兵站,北岸一直布置到了扬州!

只要东吴的战船出码头,兵站就可以用最快的时间,通过可视编码,快速接力传递到乌林与赤壁要塞。

等东吴战船抵达这里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漫天的百虎齐奔箭与重炮。

只需要四周铁甲船协助,汉军就能完全封锁这条水路!

东吴尝试了三次,全部铩羽而归,这才断了水路逆流而上的念头,

转而加紧时间修建堡垒,招募兵丁,打造甲胄武器。

众多世家也变得通情达理起来,以顾家为首,大力支持孙权加强军备。

而汉军似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猇亭大祭上,只要东吴不靠近赤壁乌林一线,根本不管不问。

诸葛亮在等待祭祀准备的这段时间内,和刘禅对于下阶段民生,财赋,军备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

拥有武器方面的极大优势,汉军就可以用最少的兵力,来实现最大战略控制。

这样带来的优势是难以想象的,光是后勤支出这一条,就吊打这个时代所有的军事力量。

在这个以兵多将广为主要战斗力的时代,人越多,消耗起来的韧性就越大,

通俗点来说,就是派出作战的兵力越多,越可以用换命的方式来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众多的人数需要数倍的后勤运输体系来支撑,

这个不仅制约了规模,更制约了作战半径。

同时,大量调动正兵与辅助民夫,会极大影响后方正常的生产,就像当初夷陵之战一样。

数万精锐以及更多民夫的损失,差点让新生的汉政权一蹶不振,

那时候内有蜀地豪强反叛,外有多路攻击进逼,真的是风雨飘摇。

刘禅从来到这里,一直采用的都是精兵政策,用高效的生产力来保证全员甲胄,武器精良,后勤充足。

加上良好的士气,这才一步步站稳脚跟,走到了这一步。

他口口声声朕有钱,不论是工坊新品开发,还是各种民生投入,花钱从来不眨眼。

却没有多少花在自己身上,而是用商队将财富收拢起来,投入到那些见效慢,以及各种民生工程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