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真的是你?”
李海还没说话,坐在他旁边的陆平就惊呼一声,“我看新闻的时候就说那个人很象你,没想到真是你小子!”
“新闻,什么新闻?”
“你不知道?陈神拿克雷研究所大奖上华夏新闻了,在晚间新闻,三十分钟的时间,足足花了五分钟的篇幅来讲这件事!”
陆平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感觉惊心动魄,羡慕嫉妒恨,“没想到你小子竟然去了,还跟陈神一起走红毯了,我特么羡慕得质壁分离了!”
“你拿o金牌我不羡慕,因为那是你应得的,你拿io铜牌我不羡慕,因为你小子狗运够好,但你特么的怎么能跟陈神一起走红毯啊,还出现在新闻联播里,哇,我眼睛红了!”
陆平在一旁哇哇怪叫,李海却神色平静,仿佛根本不在乎这件事。
“要是你当时回消息,应该还能赶得及过来,跟我一起走红毯。”
“什么?”
李海顿时蚌埠住了,一捶桌子,“你特么的怎么不早说?”
“啊啊啊啊!”
“李海,上课时间,你叫什么?要叫给我滚出去叫!”
一截粉笔头精准命中李海额头,将他所有气焰击散,老老实实的坐回到了原位。
梁沛轩早已看破他的伪装,嘿嘿怪笑道,“骗你的,当时我们已经快要走红毯了,你回了也来不及。”
“陈辉本来没准备叫人过去的,我正好在那边,才跟着去了。”
刺激完李海,梁沛轩也没忘给陈辉解释两句,随后还鼓励道,“没关系,再等个几年,等陈辉拿诺贝尔奖了,我们再舔着老脸去蹭一个,诺贝尔奖的典礼,可比这个盛大多了。”
其实克雷研究所颁奖典礼的规格已经很高了,陈辉做出的成就已经不比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差,但诺贝尔奖在人们心中神圣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梁沛轩下意识的认为诺贝尔奖比克雷研究所大奖更有含金量。
“他不是搞数学的吗,还能拿诺贝尔奖?”
李海虽然对学习不是很上心,但也是知道诺贝尔没有数学奖的。
“你懂什么,以他的实力,拿诺贝尔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杨米尔斯方程又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
梁沛轩对陈辉倒是很有信心。
江城大学,化学院,材料研究实验室,
空气中漂浮着金属粉尘与汗液的混合气味,三台服务器机柜持续发出低频嗡鸣,散热扇搅动着凝固的热浪。
左侧实验台上散落着24个标记编号的连铸坯切片样本,断面残留着银砂喷丸处理的痕迹。
中央计算机桌上四块屏幕显示着ansysfent仿真的钢包流场和群体平衡模型的fortran代码窗口,其中雷诺应力云图疯狂闪铄。
右侧垃圾桶里已经塞满写满算式的稿纸,最上层一张被咖啡渍晕染的纸上反复涂改着,写着一串让人头晕的式子,
“为什么20nalo预测值比实测多3个数量级?!”
林浩眼球布满血丝,他调出昨日电镜扫描图,某轴承钢样本中,5-50n的纳米级alo呈弥散分布,实测密度为3x10123,但pb仿真结果显示同尺寸夹杂物应聚并为200-500n团簇,预测密度为1x1093。
生化环材,果然是天坑。
林浩一阵胡乱的发泄后,终于是调整好烦躁的情绪,他再次尝试修正自己的模型,材料虐我千百遍,我待材料如初恋。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了,但他不准备停下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建模。
他将湍流耗散率e由01调整到05,然而小颗粒预测结果变好的同时,大颗粒预测更偏离实际。
“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