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和虞韵一般,先修旁门,求一个旁门正果之后,再行金丹道。”
“心又动了,意马难伏”
太微华取出一卷竹简,上以龙纹凤篆,书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此乃当年老君借周承之手,所送来的机缘,乃万界太始亲手所书,在修心养性方面,有诸般玄妙助益。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清灵诵经声响起,呢喃细语,通透无瑕,回荡在这片洞天中,滋养山岛之上万灵众生。
水榭之上,周承盘膝入定,心入内景。
内景天地,浩瀚缥缈,亿万群山点缀天边,恍若水墨氤氲开来。
有日月烛照,群星高悬,下有黄婆端坐中央,以宽容之心,化一金鼎玉炉。
在金鼎玉炉旁,又有四心守护四方。
“蓬!”
万般大道,无尽玄妙,引动此界周天之道韵,呈一个混元道果,燃起温火,煅烧四药。
不过旦夕之间,那虚幻缥缈的四药,便发生质变,从无形无质之炁,化作有形有质之物,最后成就非无有之药,和天人之法力一般,兼具有形无形之两者特性。
如此,算是烹炼功成,当行一个温养。
万般道韵合周天窍穴,以此界混元太始之力,化作温和大道火,涌入那金鼎玉炉之中,温火烧药。
金鼎玉炉四方,只见那心猿、金公、意马、木母四心,盘膝端坐,口诵诸般道经,生无形心炁,于黄婆手中调和,注入丹炉之中,行一个滋养之功。
伴随着时间流逝,那金鼎玉炉愈发轰鸣,其内四药高悬,恍若丹胚一般,呈现赤、白、黑、青四色。
渐渐地,有微弱清晖,自那四种心药之上浮现。
此乃心灵之光,非法力异象,非大道玄光,仅仅是心灵澄澈通透,心境高玄而生出的异象。
丹道七步,皆是修行。
温养亦是如此,其中的养,需五心之力。
四心滋养,宽容作炉。
若宽容心不大成,则扛不住温药之火。
若清、净、诚、勤四心不大成,则滋养丹胚的心炁不足。
百载岁月,对于凡人而言,自是漫长,足以传承五代及以上。
而对于修行者而言,甲子和一日,实是无甚差别,转眼而逝。
这一日,水榭之中。
周承恍若石象一般,盘踞蒲团之上已经近百年。
旁边,太微华焚无上灵药制成之香,有静心玄妙,又捧经书恭诵,玄妙静灵之意境弥散,以助周承。
“嗡!”
倏然间,太微华心有所感,看向周承。
只见赤、白、黑、青、黄五色辉光流转。
此光乃清晖也,光灿灿、圆坨坨,璀灿而不耀眼,炽盛而不夺目,至柔至和,让人心生向往。
“诵经百年,有劳。”
周承的声音响起,双臂伸展,将太微华拥入怀中。
“我神通低微,帮不了你什么,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