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如来手书法旨,吩咐左右二尊者。
阿难迦叶二尊者恭捧法旨,按下祥云,径落五行山上,将压贴镇上。
“唵嘛尼呗美哄”
梵音回荡,恍若佛老亲自诵读经文,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圆光绽放,只教万般大道逼退,无量神通消散。
至此,那猴儿终是被镇在山下,但却仍旧不服,破口大骂诸天神佛。
“唉,猴儿啊,祸从口出矣。”
如来佛老叹息,吩咐此间土地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不使大圣逃脱。若大圣饥渴时(骂人),与他铁丸吃、铜汁饮。
至此,天界终安。
正当佛老欲回灵山之时,便见那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佛老少待,我主圣驾将至。”
佛老闻言,连忙驻了祥云,停了宝莲,回首瞻仰,便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齐出,正是大天尊降临:“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
佛老合十见礼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降服妖猴乃天尊德佑,诸神同心,我何功之有,敢劳致谢?”
且说安天大会召开,诸般仙神齐聚,那蟠桃会上找不见的蟠桃,竟是一齐浮现,令人意味深长。
一日时间一闪而逝,话表我佛如来,自大会宴毕,便辞玉帝,回至雷音宝刹。
金身归正,便见三千诸佛、菩萨,无边阿罗、金刚,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异宝仙花,摆列在灵山仙境,娑罗双林之下接迎。
如来驾住祥云,观照灵山,面无喜色,只是叹了口气。
寻常佛陀望不见,可佛老自是能见,此番远走天庭圣境,那压服在灵山之下的魔罗,已经侵了佛老魔障,无法力压。
“贺喜我佛,殄伏乖猴。”
诸佛、菩萨齐齐向着佛老见礼。
可佛老却摇了摇头,看着众等大德道:“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名生死始,法相如是。”
言罢,在诸佛震惊的目光下,便见放舍利之光,满空有白虹四十二道,烛照三界诸世。
一时间,不止灵山震动,便是三界诸世、普天大能,一个个尽数被惊动。
舍利之光,乃圆寂异象。
白虹四十二道,乃佛陀寂灭之相。
上一次佛陀入寂,已经是无量劫数之前的事情。
伴随佛陀寂灭,只得见那灵山之下虚空界中,无边魔障散去,亿万魔罗悲鸣。
少倾,又有庆云聚,彩雾生,乃世尊如来涅盘而归。
“唉,奈何不得,奈何不得。”
如来心中暗叹一声,望着灵山诸佛,一言不发,只是径登上莲台。
在场诸佛中,唯有燃灯上古佛、弥勒未来佛、东方净琉璃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等三世佛察觉到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世外太易天,渺渺林间亭。
“刚刚佛老,死了一回?”
太微华不可置信的看着周承,忍不住道:“传说西游记中如来镇压猴子,给自己累死,是真的啊?”
周承翻了个白眼:“那能一样吗,咱们这一界,可不是单纯的西游,佛老是因为魔罗一事,尝试寂灭求超脱,但明显失败了,被魔罗阻止,未曾彻底入寂。”
周承摇了摇头:“至于悟空,此番应该知道利害了。”
太微华有些不解,问道:“为何夫君不搭救一二,毕竟悟空也是夫君的弟子传人。”
“为何要救?又不会遭灾,不过一二磨砺而已,还能换来一座莲台,只教那金箍之难不着便是。”
周承其实挺羡慕猴子的,福缘深厚,出身不凡。
造反三次,到最后啥事儿没有,不仅天庭宝篆中那齐天大圣的位子还留着,西方灵山还多了一个佛陀尊位。
换成牛魔王,你看看他闯下这等大祸,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