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虞韵笑着摇头:“莫真,莫爱,莫怜,这作甚个试练,且说这警示都写在脸上了。”
“娘亲,既是一个试练,当不得真哩。”大女儿真真伸手,将虞韵的手臂挽在怀里。
虞韵轻笑,旋即道:“既如此,那我便冒姓一个贾(假),如何?”
“娘亲自有大智慧,孩儿佩服哩。”爱爱笑着挽上虞韵的另一只手。
只说虞韵轻笑道:“且说三位孩儿,随老身作个安家吧。”
话音落下,便见虞韵使了个变身法儿,作个半老徐娘,自有风韵在身。
旋即,便见祥云起,纵天光而去,径直十万里之外。
却说那取经五人组,走走停停,真个也光阴迅速。
时值九月初秋,但见了些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
“徒弟嗬,天色已晚,你神通大,且去云上望一望,可有人家留宿?”
白龙马上,老和尚看向那行者。
且说行者点头道:“师傅稍待,俺老孙去去便回。”
只见猴儿一个跟斗跃上云头,不消施展什么神通,只是抬眼一望,便得见一簇松阴好庄户。
只说那处,房舍轩昂,门垂翠柏,宅近青山。粉泥墙壁,砖砌围圜。
“恩?不见牛羊,无有鸡犬?”
行者虽然望不见妖气,只说得见那人气旺盛,不似妖邪。
可如此奢遮人家,无有豢养牲畜,本身便是一个问题。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且说猴儿,自心猿初定,那识欲二神便不似从前那般猖狂,当初那天生的灵秀性子再现。
只要无有识欲二神作崇,以悟空的聪颖悟性,便是稍微思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西行大业,天上地下都挂了号,当有个九九八十一难。
这难,不能躲,只能过。
这一点要比话本中的猴子强。
话本中的悟空,在西行路一开始,只说个勤勉保唐僧,欲让唐僧躲开妖邪劫难。
直到西行路走了大半,悟空才回过味儿来,明白了这九九八十一难,少一个都不行,只能横蹚过去,决计不能绕开。
旋即,便见悟空落下云头,对着唐僧道:“师傅啊,我见前面有一处人家,人气旺盛,不过却有怪异之处。”
“怎么说?”老和尚连忙问道。
悟空道:“那人家庄户奢遮,是个大户人家,却无有豢养牛马鸡犬等牲畜,却是怪异。”
老和尚闻言,遂笑道:“悟空大惊小怪了,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许是此地风俗,本身便不好豢养牲畜也。”
见老和尚犯蠢,悟空一句话也不说。
动脑袋想想,这大户人家,百千亩良田,无有牛马如何耕种作田?
悟空如今也学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