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遗命,微臣自是不敢忤逆。”
“微臣另有事情启奏。”
闻言,卫冉松了一口气。
父皇反对他在朝堂之中,使用两党制衡术,而他就是要证明给父皇看,他没有错。
“赵大人请说。”
“陛下,如今北玄动乱,东平王大军西进,围攻长安。”
“微臣看来,此乃收复澹州最佳时机。”
提到澹州,朝中百官都感觉到一股屈辱感,不由想起曾经魏国迫于东平王威压,不得不割地求和的局面。
那种屈辱感,只有亲身经历之人方才懂。
此话好似一下子就戳到了卫冉的肺管子,刚刚登基的他正需要有地方能证明自己。
收复老爹都未能收复的澹州,无疑是最能扬名立万的之事。
此时北玄已经陷入了内乱之中,东平三州兵力空虚,收复澹州,必然不在话下。
他刚想开口,方才胜任辅政大臣吴名便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不敢苟同赵大人所言。”
建功心切的卫冉闻言,语气严肃了几分。
“哦,吴大人认为该如何?”
双眼红肿,神色萎靡吴名直言道:
“陛下,如今戎狄南下北玄,魏国以北的柔然必然也会虎视眈眈。”
“若是此时对北玄用兵,他们必然会瞅准时机南下。”
“加之东部沿海倭寇肆虐,朝廷应当先平外族之祸。”
“微臣以为,当下朝廷当以北方和东边防务为主。”
“至于澹州,以后可以徐徐图之,不用急于一时。”
兵部尚书刘琦极其认同吴名之言。
澹州丢失已经多年,收复是必然之事,但是不能急于一时。
何况北玄内乱事发突然,鬼知道是不是北玄故意挖下坑。
对澹州用兵的风险远远高于收益,一点不划算。
“陛下,末将认同吴大人之言。”
“当下首要任务是荡平东部沿海肆虐的瀛洲倭寇。”
“其次便是巩固北方防线,以免柔然南下。”
赵贞当即反驳道:
“微臣觉得,当下澹州兵力空虚,就应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澹州,再回过头了收拾倭寇和柔然也不迟。”
户部尚书站出来力挺赵贞。
“陛下,当下户部充裕,完全能支撑起澹州之战。”
“澹州疆土,事关我魏国尊严,如此天赐良机,不可再拖延下去。”
有了首辅赵贞和户部尚书曾格牵头,卫羡清扫后的残余严党官员纷纷站出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