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铁匠的豆腐西施 无删减版 > 第105章(第1页)

第105章(第1页)

本朝禁军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通常是勋贵子弟、军户的后代,负责京城的核心区域;中等者则是清白的良家子(非商贾、非医、非工、非贱籍),通常是在皇城巡逻。

最末等的禁军,放宽了条件,可收纳工籍之人,负责京城中的外围保卫。

“虽说是外围的禁军,可并不危险,几乎遇不到什么事。月俸二十两银,禄米十五担,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那人递上一张纸,阿绵接过来看。

“……有忠勇之心、矫捷之姿者,咸可应募。需体貌端正、身高五尺八寸以上……符合条件者需前往洲城进行初试的考校,考校内容为……”

“李兄,请回吧。”

李兄是孟驰坚曾经一个军帐的战友,如今是百户。

见他毫无大志,沉溺与女子的温柔乡中,不由得冷冷道:“你当我想来跑这趟苦差?!是将军提了一嘴你的名字……你是难得的即符合条件,又能做军匠之人!步军司指挥使亲令,让你一定要去初试。你自己掂量掂量,是想荣华富贵,还是家破人亡吧!”

李兄说着说着就看了一眼阿绵。

按理说,这时识大体的娘子,就该出来好言相劝,或是打些圆场。

总归是件好事情,也是夫君的前程,如果真能选上了,孟驰坚每月往家寄钱,那日子不好过吗?

李兄自己都还在军中,一年也见不上一回家小。

男子汉大丈夫,本就不该拘泥于这一家一室之中。况且对大多数家中妇人来说,恐怕只要按时寄银子,人回不回来确实都不打紧。

阿绵反反复复看了几遍那张纸,一言不发地进屋去了。

李兄讪讪道:“这……实在不行,到时候安顿下来后把家小接到京城去,不过一两年的事,到时候一家人也能团圆……”

孟驰坚疲倦地捏了捏鼻梁,“我们商量两日再说,不急这几天。”

李兄说:“急得很!通过了初次考校,赶去京城得一个多月,你后日就得快快把行囊收拾好。”

孟驰坚此刻也没工夫与他周旋敷衍,硬邦邦留下“你自便”三个字也跟着进屋了。

屋中,阿绵将此前孟驰坚说不准乱动的宝贝枕头放在床榻中间,用鸡毛掸子在上面狠狠地打。

“我没说我要去,到了洲城我故意不通过考校,更不可能会去京城。”

阿绵说:“为何要五尺八寸才能参选?这对个子小的人不公平,我也只比你矮一点点。”

孟驰坚把她转过来,拿走鸡毛掸子,用指腹擦她的眼脸,“哦,原来阿绵卿卿是因为自己不能去当禁军,才伤心的。陆阿绵才不会因为我要离开几天去洲城,就哭成这样,对不对?”

阿绵被他抱在怀里,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就算你不伤心,我也放心不下,最多七日就赶回来。”孟驰坚说:“我知道你害怕的,不可能不陪着你。”

他知道阿绵刚刚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每每有她心底里害怕的事出现,她就故意的打岔掉。

就好像鸵鸟似的,只要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就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了。

“我不想要去京城,京城那么远,我不可能带宝宝过去的。”阿绵仰起小脸看着他,神色中的倔强,依旧是那个十五岁独自进城卖豆腐的少女,“不只有宝宝,还有我的石磨、我的驴子、我的生意……都在这里,这里是我的家。无论你回不回来,我都不会去找你的。”

不是阿绵不信孟驰坚,天高路远,这一去,路上会有多少波折,谁也预料不到。

况且真当上了禁军护卫,在农人们看来是吃上了“皇粮”,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像阿绵这样的平民百姓,连县令在她看来都已经是大得不得了的官了!

孟驰坚心口像钝刀子割肉那般,无意间死死地抓着阿绵的手腕,阿绵受了痛费力挣开,“你放开!”

“我一定会回来,绝不会去当那劳什子护卫。”

第154章豆花摊篇(二十一)

“就当是我出去‘走乡’了一趟,不伤心了。”孟驰坚穿着一件旧短打,领口处露出锁子骨,这一片是麦色的肌肤,在衣服遮盖到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阿绵摸了摸他肩头的那块褐色补丁,刚刚的那位李兄穿圆领袍、脚蹬长靴,浑身上下一个补丁都没有。

“那、你去洲城的时候,给自己买点好衣裳吧。穷家富路,免得笑掉别人的大牙。”

孟驰坚说:“你别看我那个战友,好像衣裳是新的,脱下靴子能臭倒一头牛。这帮人的衣裳看着新,是因为从来不洗,十天半个月的也不洗澡。”

这就是绸缎看上去闪亮的秘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