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兆海此刻也是逐渐的冷静了下来,道:
“普通朋友关系,便能一下子毫无顾忌的拿出一大笔资金投资,这确实让人很值得怀疑,甚至会有人揣测其中是不是会牵扯到利益输送。”
似乎是听到了什么笑话,陆正良接着解释道:
“对于泰源船舶来说,清泉乡的确不是投资的最佳选择,可你知道为什么人家最终在考察完了之后,很快便和乡里签订了投资协议,你觉得这么大一个集团,在签订这种协议之前,不会经过深思熟虑?”
听闻此话,覃兆海觉得也并非没有道理,泰源船舶在整个泰源县那是相当的有名,而且实力也是不容置疑。
作为商人,既然想要在一个地方投资,那自然是看到了这笔投资所能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
清泉乡尽管发展落后,但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为之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泰源船舶在此处建立的是一座生产基地,他们也的确需要大量的工人干活,同时将这个生产基地建在清泉乡,泰源船舶除了获得了丰厚的优惠政策,同时还降低了竞争的风险。
唯一对于泰源船舶不利的可能就是在生产基地启用之前,还要从清泉乡修一条正式道路,以用于后期基地里面产品的运输。
覃兆海喝了口水,眉头紧锁的问道:
“那陆副乡长倒是可以说说,泰源船舶为什么会选择清泉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调整了一下坐姿,陆正良开口解释道:
“首先,清泉乡没有任何的其他相同企业的存在,这在无形中也增添了这个基地的神秘性,另外就是目前清泉乡,乃至整个清源县的发展情况,泰源船舶所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比其他条件更好的地方要大得多。”
覃兆海对于这番话,还是比较认可,不过出于他的身份,此刻并未有任何的表示,而是依旧很严肃的说道:
“既然你和刘雪梅只是朋友关系,那么为什么深更半夜你们两个会一起出现在酒店,而且还进入了同一个房间。”
听到这话,陆正良并未着急给出回答,而是低头仔细的想了想,道:
“覃书记,你说的是县里那次为泰源船舶举办接风宴的晚上?”
覃兆海虽然是纪委书记,但那晚县里组织的晚宴,他并不在参加人员范围之内,所以对于那晚宴会上的事情,也并不是很清楚。
见对方没有反应,陆正良猜到十有八九就是自己说的那晚,因为和刘雪梅之间,他们还是有着更深层的关系,之所以没有着急回答,也是因为陆正良的脑子里在回想过去一段时间,和刘雪梅的接触,是否有什么异常情况。
片刻过后,陆正良这才开口说道:
“我和刘副总那已经是三五年的朋友关系,并且在我被调来清泉乡之前,我们就非常的熟悉,这一点你们其实可以调查的出来,如果实在不行,整个泰源县其实也可以作证。”
喜欢一步青云()一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