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万沧海古诗 > 第2章 机关城一日(第1页)

第2章 机关城一日(第1页)

青铜巨门在身后轰然闭合,将呼啸的风雪与最后一丝属于外界的寒意隔绝。眼前豁然开朗的,并非是预想中寻常府邸的前庭,而是一条仿佛由坚冰与黄铜共同锻就的巍峨甬道。两侧冰壁剔透如镜,内里竟精密嵌套着无数细如发丝、仍在缓慢啮合的齿轮链,蓝幽幽的冰寒灵气沿着金属脉络流淌,在冰壁上投射出光怪陆离的移动光影,仿佛置身于一头巨兽的冰晶脏腑。甬道尽头,隐约传来细微的机杼运转声和人声,一种静谧的喧嚣感扑面而来。

范夫人含笑引路,她的步履轻盈稳健,鞋跟敲击在光滑如镜的地面上,每一步都带起一串极其微弱但悦耳的齿轮清响。我们捧着手中的凉意或暖意,如同踏入神话的稚子,步履间带着震惊的余韵和旅途的沉重,跟在范行和他母亲身后。林婉儿的黑发几近垂地,行走在这冰铸的机械奇景中,宛如精灵误入了上古巨人的工坊。少司命则收敛了平素的娇蛮,眼神既敬畏又好奇地扫视四周那些无声运转的金属生命。

“这便是范府,”范行回头,爽朗的笑容在冰蓝光晕下显得更为明亮,“欢迎回家,呃…我是说,欢迎来我家做客。”他意识到失言,哈哈一笑带过。

甬道尽头又是一重门户,这次是半掩着的兽首铜门。甫一推开,温暖的气息混杂着食物的丰腴香气,以及一种淡淡的、带着油润感的金属气息迎面扑来,瞬间熨帖了旅人僵冷的肺腑。

眼前的景象与寒冷的甬道形成奇妙对比。一个极宽敞的大厅,挑高穹顶由巨大的木制承轴结构与冰晶穹隆巧妙结合而成,中央是一座缓缓转动的巨大黄铜仪轨模型,投射着星辰般的点点光屑。四壁非是寻常字画,而是镶嵌着无数精妙的木制、青铜构件原型,甚至有几种罕见的玉石结构在特定角度折射出流光。温暖的橙色烛光被水晶棱镜折射分散,照亮着一张足够容纳二十人的长桌,桌上已琳琅满目摆满了各色佳肴。

桌旁主位上,端坐着一位魁梧沉稳的中年男子。他面容刚毅,线条如同斧凿冰壁,眼神深邃如北境雪夜的星空。浓密的络腮胡修饰得极其规整,只透出不言自威的庄重。这便是北境范家的家主,范凌。他身穿一袭玄青近黑的锦袍,袖口纹着细密的齿轮云纹,即便安坐,脊背也如古松般挺直,带着一种掌控着精密机关般的绝对力量感。自我们踏入厅内,他的目光仅在众人身上扫过一瞬,那眼神锐利却无丝毫外露情绪,最终落在儿子范行身上,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这批意外来客的存在,也宣告着晚宴的开始。

“坐吧,孩子们,别拘束。”范夫人温婉一笑,示意侍女引位。我们依言入座,面对眼前珍馐,肠胃也适时地翻腾起来。桌上食材显然皆极精贵,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两样:一份色泽深红如冻玉的肉糜小盏,散发着奇特的发酵肉香,旁边配着冰晶般剔透的小碟调料——这便是闻名燕地的“鹿肉醢”(hǎi);另一份则是盘卧在紫砂瓮中的一道鲜物,肉质洁白若凝脂,细腻处可见隐约纹理,异香扑鼻,瓮底有暖玉隐隐透出温湿之气——正是极为难得的滋补珍品“蒸土龙”。

侍女们无声地上前,为各人布菜。然而当布到范行面前时,范家主却微微抬手示意侍女退下。他亲自拿过手边一个朴实温厚的石碗,碗中并非席上珍馐,而是冒着滚滚热气、散发着粟米清香的稠粥。就在范行略带疑惑的目光中,范家主用银勺从面前一个不起眼的玉匣内,小心舀出小半勺如同红色碎钻般的晶体粉末,均匀地撒入热粥中。粉末遇热融解,粥水瞬间化作明艳的暖橙红色,一股温暖干燥、却又带着烈性的热流腾起,几乎驱散了周遭所有因冰壁带来的余寒。

“在外面跑机关,风吹雪灌的,”范家主的声音低沉平缓,听不出明显的情绪,他只是将调好的粥推到范行面前,“脾胃易寒,先用这暖暖身底。”

范行看着那碗红亮的粥,眼神复杂了一瞬,随即嘿嘿一笑,老老实实捧起碗:“还是爹您想得周到,这火晶石粉在工坊都抢手呢。”

范家主的目光似乎并未停在范行身上,反而落在大厅东面墙上悬挂的一副古朴乌黑的物件上——那是一尊被摩挲得极其光润的公输班持尺木雕。半晌,他才重新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似不经意地抛出一个问题:“秘窟里的‘九转回环’,解了?”

范行放下粥碗,眼睛一亮,带着少年人般的得意:“嘿!您别提,那……”他正待兴冲冲地描述,话头却被父亲轻巧地截住了。

范家主的目光转向坐在范行旁边的我,那深邃的眼神似乎穿透我疲惫的躯壳。他用陈述的语调道:“这小子,生来就不是安分的料。十岁那年,敢拆了我费时五年仿制的‘候风地动仪’,就为了看里面那几个铜球珠怎么个蹦法。”范行的笑容微微一僵。范家主嘴角似乎动了动,像是最微小的弧度,随即又归于严肃,“那时我罚他抄写《考工记》百遍。”他顿了顿,看向范行,这次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意味,“后来发现,他用抄书的墨线,在他屋后窗棂上,画满了自以为是的改良图。”

桌上的气氛微妙地松动了些许。鹿肉醢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冷冽而醇厚。范行的脸红了一下,随即又挺直了腰板,带着点骄傲的神气。范夫人掩口轻笑,林婉儿和少司命也露出了会意的神色。然而“北境范府”之主的威严,和这冰天雪地、机关重重环境下“安身立命”带来的压力,依旧沉沉地压在心头,席间除了碗筷微动和侍女走动的声音,竟无人主动大声说话。范家主本人也沉默如山,只偶尔与夫人低语两句。

夜,深得像泼墨。

寒气如约而至,穿透重重壁垒。我起身,借着府内冰晶微光如星火的指引,走过曲折回廊找寻解决“内务”之所。回返时路过位于厅堂后方一处静谧的偏厅,门扉未关严实,暖黄的光晕流泻而出,在冰冷的地板上拉出一条细长的光线。

无意间的一瞥,却让我停住了脚步。偏厅书房的琉璃窗后,范家主那魁梧的身姿并未因夜而停歇。他没有端坐案前,而是背脊挺直如同铁铸,伫立在巨大的橡木书桌旁。桌上的灯火将他投向墙面的影子拉得极长,带着一种沉重的孤独。他手中拿着的是几张绘满繁复构图的图纸——正是下午范行给我们炫耀过的、他设计“抗寒齿轮”的草图。

他看得极其专注,浓眉紧蹙。修长却布满粗砺纹理的手指,没有翻动图纸,而是在其中一张图稿的某个区域——那醒目标注着“抗寒核心——亟需优化”的几枚齿轮组合结构旁,反复地、极其缓慢地摩挲着,指腹仿佛要穿透纸张,感受那设计里的缺陷与潜力。

时间仿佛在光影里凝固。烛火跳跃一下,爆开一朵微小的灯花。最终,那反复摩挲的手指停了下来,稳而有力地探向砚中浓墨饱蘸的毛笔。他没有推翻图纸,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在整幅设计图的最下方一处原本空白的边角空白处,稳稳地、清晰地写下一行批注:

“磁石配比,可试秦地火晶石。”

笔迹顿挫刚劲,似冰雪之下的熔岩。写罢,他吹熄了砚旁的蜡烛,书房只余下窗外冰魄渗入的冷光。魁伟的身影消失在偏厅的门后深处,留下一室图纸无声地摊在暗沉的书桌上,纸面那行黑色的批注字迹如同刻在玄冰上的烙印,在新月微光的浸润下,无声地诉说着冰冷机巧城堡里,那道被严父威严深藏、却终究无法冷却的关切与认可。

寒意依旧沁人,我攥了攥略显单薄的衣襟,正准备离开这被图纸与沉静填满的书房外廊,却见偏厅另一侧通向内院的垂花门处,温润柔光摇曳着飘来。

是范夫人出来了。她端着一个梨木托盘,上面整齐码放着洗得晶莹透亮的冻梨,在这寒冷寂静的夜里,如同一盘凝固的琥珀月光。

她步履不急不缓,带着世家主母特有的从容。见我伫立廊下,范母脸上自然而然浮现一丝恰到好处的、毫不做作的关切笑意:“呀,少司命也未歇息?”声音温和,驱散了夜色边缘的几分冷意。

托盘被轻轻放在厅堂的暖榻矮几上。她目光扫过在场的我和林婉儿,随即极其自然地端起一个盛着几枚冻梨的白瓷小碟,亲手递给林婉儿。这动作本身没什么特别,只是递上前的刹那,范夫人手腕微微一顿,另一只手已无声无息地从袖中抽出一块约莫巴掌大、用细密棉线织就的绒垫,衬在了瓷碟底下。

“姑娘家身子娇贵,可比不得这些粗生粗长的男娃子经冻。”她声音慈和,看着林婉儿,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像化开的蜂蜜,“给,垫上这个,这是我们机关城锅炉房修缮时剩下的一点‘暖火余烬’,混了特织的银线打进去的机关余料,织成的暖布。捂着手心,驱寒最管用了。”

机关城废弃余料还能这么用?这巧思和对生活的体贴,立刻让冰冷的机关之物化出了人情的温度。林婉儿指尖触到那垫布,果然一股温热隔着布料和冻梨的凉意悠悠传来,驱散了指尖的僵硬感。她微微一怔,随即绽开笑容,由衷感激道:“伯母心细如发,这机关还能护着体弱之人呢,真是神奇!多谢您了。”暖意似乎也染上了她的双颊,衬得她清丽的面容更添几分妍色。

范母没接林婉儿的机关评价,只是拉住她的手,目光却被林婉儿腕上一处新鲜细密的绣纹吸引了——那是下午范行献宝似的塞给她的一个精巧圆箍物件,据说是他研制的“自动绣绷”。范行原话是“机关助力,十指得闲,姑娘家不必再辛劳”。范母指腹摩挲着那均匀细密的线脚,轻叹一声:“唉,范行这孩子啊,真是的……”语气里有三分嗔怪,但那拖长的调子与上扬的尾音却半点责怪的意思也无,反像是宠溺无奈后的妥协,“整日里不钻研正经攻城护堡的重器机关,偏生对这些女儿家用的玩意儿上心,总寻思着把机关往闺房里带。”

说是这般说,她看向林婉儿的眼神却全然不同,那层薄薄的嗔怪像纱一般,轻轻一拂就露出下面浓郁的笑意和……某种不易察觉、属于长辈端详中意后辈时的灼热光芒。那光芒分明在无声地流转,仿佛在无声地计算着某种与图纸无关、更关乎家族未来的“机关”雏形。

夜更深沉,内室里只剩范家主夫妇二人。铜兽吐香的香炉散发着安神的沉水气息。范母动作利落地为夫君拆下发冠,口中便不经意地念叨开了:“今日看见婉儿那丫头,啧,真不愧是墨家精心教养出的姑娘。你看她看那绣绷的眼神,可不是一般闺秀的赞叹新奇,而是对着里头的机括齿轮琢磨,问得句句都在刀刃上——那股沉静里透着伶俐的劲儿,那份对机关之理的天然领悟……老头子,你瞧瞧,活脱脱墨家老夫子年青时的做派呀,老来那股子钻劲一点不减。你说,这样的姑娘,管住范行那个心比天高脚不着地、整天就知道瞎鼓捣一堆木头铁皮的毛孩子,是不是正好合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