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再不抓紧点,以后双技术技员工也不稀罕了!”
皇帝与诸位官员神色逐渐困惑。明明每个字都听得懂,合在一起怎么就不理解呢?
车上的人一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都是外来的,纷纷笑着给他们解释,何为双技术员工,何为车站和车站职工。
皇帝一行人听着种种没听过的名词,几乎只剩下了点头的份,心中无不暗叹,云县,地方不大,花样还挺多!
他们走着走着,到岔道口拐弯,眼前景色猛然一变!
道路两旁的树木开着一簇簇粉色的花朵,满树花开,落英缤纷,微风一吹,犹如漫天花雨飘落。
皇帝等人握着缰绳,望着眼前的美景,几乎忘了前行。
美景如画,难怪许多人前来!
他们沿着鲜花盛放的道路,一路前行。远远看到许多车马,拐进一处繁花锦簇的村庄。
来来往往的人,衣着皆是不俗。凝眸细看,无论是女子身上的精美衣裙,还是男子身上的华美衣衫,竟然都是他们在京城没见过的式样!
件件漂亮,件件用心,即便是农人身上穿的布衣,上面竟然也点缀着一二刺绣。
一个小小的村庄,居然如此奢华不凡!
此情此景,实在不可思议!
皇帝肯定道:“这便是河湾村了吧?”
赶牛车的车夫和车上坐的人都哈哈大笑:“这才哪儿到哪儿?这里是大桑村!”
随行的官员满目惊奇,“大桑村?以前从未听过这个村子!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竟也如此富裕,如此与众不同吗?我看人人都穿的精巧的很!”
车夫与有荣焉的笑道:“大桑村自然是不同的。他们村里本来就家家户户养蚕,擅长织布,有许多灵巧妇人织出绫罗绸缎。
只不过以前尽数卖了,卖的价格也都不高。后来与河湾村合作,直接改卖成衣。卖的衣服式样极为精巧漂亮,就是县城里的贵人也都来这里购买衣裳或定制呢!”
“何止县城里的贵人,还有外地的商队,特意来这里购买衣裳的!”
“就是!你们要是到村子里去走一圈,保准能见到许多时兴衣裳!
不是老汉我吹牛,大桑村做出什么衣服,不出三个月,临近几个县的贵人穿的也都是类似的式样!”
“每年都有许多贵人小姐特意来大桑村游玩买衣!大桑村的生活哦,是眼见一日比一日好!滋润着呢!”
皇帝等人听的目瞪口呆。向来只听说,贵人们穿什么,平民百姓们跟着穿什么,并引以为荣的。
没听说过一个村子的人做什么衣裳,贵人们反倒穿什么,且引以为荣的!
自从来到云县以后,感觉整个人的常识都被颠覆了!
他们过了大桑村再往前走,又见许多行人车马到一个临河的、风景优美的村子里去。
这回,皇帝身边的太监机警的询问:“这总该是河湾村了吧?”
车夫等人笑着摇头:“这不是河湾村,这是靠山村!他们邻着同一条河。再往前走不远,就能到河湾村了!”
官员们看着风景秀丽,来往人员众多的靠山村,不可思议的询问:“靠山村怎么也如此多人来往?莫非他们也卖衣裳?”
“不不,他们不卖衣裳,他们主要是靠旅游开发和联合乐园发展地方经济!张夫子说过,每个地方都要有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什么东西?
官员们两眼发懵。我们好歹也是十年寒窗苦读的人,也算饱有学识,怎么就听不懂一个车夫说的话呢?
如今,一个车夫说话都这么玄乎吗?
第361章好个河湾村
车夫熟练的给这群恍恍惚惚的贵人们解释,那些新鲜词语都是什么意思。
中立派的官员听得暗暗点头,虽然新词听起来怪模怪样,但是说的却很有道理。
根据各村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让一个地方的百姓富起来,是四海之内皆可适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