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梓若笑道:“诸位不要急,我知诸位心系朝廷百姓,我亦然。”
“这生财之道,在两国和平,友好相处时,能让他们有所收益,更能让咱们国库丰盈!”
“咱们可以让他们作为原材料产地,低价收购,咱们进行深加工,然后高价再出售给他们和其他国家。”
怕大家不理解这些名词,张梓若举例说明,“以甘蔗为例,我们先高价收购,到我们这边后经过加工制成细砂糖、糖制品,再高价卖给他们或其他国家。
人人都想把手中的东西卖高价,看到种甘蔗利润丰厚,就会有人想要去种更多的甘蔗。
一国开垦的农田是有限的,土地用来种甘蔗的多了,种粮食的就少了。
若是两国和平互市,他们卖甘蔗挣钱,我们卖糖制品充盈国库。我们还可以卖粮食给他们,让他们心中安稳。
数年以后,若是两国发生战争,我们不再收甘蔗,他们甘蔗多而粮少,又如何支撑战争?”
大臣们笑道:“此种法子倒和管仲灭鲁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比起管仲所在的齐国,咱们的国库会因为此计而丰盈很多!”
朝中大人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对管仲以衣灭鲁国的故事,自然再熟悉不过。
据记载,齐鲁两国相邻。管仲是齐国国相。为了灭掉鲁国,管仲提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计策。
让齐国国君不再穿自己国家织的衣服,改穿鲁缟。
鲁缟,是鲁国生产的一种又细又白的布,非常有名。
管仲不仅让齐王穿鲁缟做的衣服,还让所有的官员都穿鲁缟,但严禁齐国百姓织缟布。鲁缟在齐国被炒成了天价。
商人将鲁缟贩卖到齐国,赚的盆满钵满。
因为织缟有丰厚的利润,于是鲁国有许许多多的农人种桑养蚕,从事鲁缟的生产,农业逐渐荒废。
等时机成熟,管仲让齐王下令,齐国人禁止穿鲁缟,也禁止卖粮食给鲁国。
鲁国空有大批的缟布,而没粮食,大量的缟布又卖不出去,换不到钱,国家经济崩溃,只得向齐国俯首称臣。
张梓若提的计策和管仲以衣灭鲁,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朝中大臣觉得这个法子好是好,但难以实施。
“我们能想到管仲灭鲁的故事,他们又何尝想不到?其国国主定然会加以防范。”
“没错,除此之外,各朝各代都重农抑商,他们想必也有同样的政策。此计,怕是不行。”
张梓若笑笑:“没事,我们正是发展的时候,对很多原料都有着大批量的需求。他们这个不中计,难道其他的也不中计吗?”
她从袖中掏出一份长长的单子,拎着边缘,“唰”一下弹开,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大家请看,这些经济作物,生产材料,都是能够深加工,或用于建设我们国家的好东西。无论计策最终成与不成,对我们来说,都是赚的!当然对他们来说也是赚的。
我们正常商业交往,给他们个财路,从他们那里购买。难道他们会拒绝吗?
单纯购买一种可能使他们的百姓弃农从商的东西,他们会心生防范。
买这么多不同领域的东西,这是什么?这是和邻国一起发展的友善和诚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