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快穿之叫妈也没用无防盗 > 第326章(第1页)

第326章(第1页)

于是刘佳佳就一刻不得闲了,这时候还没有做家务用的那种橡胶手套,王青青把一双药店买的医用手套给她紧紧套在手上:“戴着手套干活儿,省得洗碗水把手泡皱了。”

有那相熟的的老顾客就笑言:“你对这孩子是真上心,刘老大他媳妇儿领着闺女侄女刷了几年酱油瓶子了,也没见给她们哪个买过手套。”

正说着话呢,王青青看到了个熟人,她猛地扬起大嗓门开始喊:“陈校长!陈校长您买早餐呐?”

“今天想吃油条。”被王青青连喊带招手给弄过来的秃头陈校长不自在地推了推眼镜:“我就不买包子了。”

“您这话说得,我喊您可不是为了让您买我的包子,我有正经事儿想问您。”王青青一把扯过正在刷碗筷的刘佳佳:“您看这孩子,后街刘大他侄女儿,您知道他们家的事儿吧?”

“听说过一些。”刘佳佳她妈把家里的房子物件儿卖了个精光,然后丢下孩子自己走了的事早已传遍了小县城的大街小巷,再加上赵刘两家童养媳协议先订后废这事儿也被弄人尽皆知,陈校长自然也是听说了一些。

“这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我想着,我又不是用童工,怎么着也得让孩子上学是不?今儿就想跟您打听打听,我要送这孩子上学,都需要些啥物件儿啊?”王青青笑眯眯:“您告诉了我,我也好提前做做准备。”

“哎呀呀小壮妈妈!”陈校长激动地一挥手,差点儿把刚买的油条扔出去:“你这个觉悟高啊,现在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了呀,上学不用交学费的,就这还有好多父母不肯给家里的女孩子上学呢!你跟这孩子非亲非故,还愿意把她送到学校,真是值得表扬啊!”

第177章童养媳的恶婆婆7

陈校长的热烈过头的夸奖让王青青摸不着头脑,她手一摆:“嗐,啥觉悟不觉悟的,我就想着这孩子总不能给我刷一辈子碗筷吧?万一我要是不摆摊了,她指着啥过日子?这要是去上几年学,做个文化人,以后给人写写算算也能养活得了她自己是不?”

“小壮妈,你是个好人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国家现在要普及全民教育,这不上学不认字的孩子,长大真的没出路,哪个企业单位会要不认字的人?是吧?你这想法对极了!上了学的,总比那没上过的机会要多一些。”

陈校长对着王青青大夸特夸,按理来说,田青不过一介摆摊卖早点的小贩,实在犯不着让校长这样殷勤,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陈校长现在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国家现在要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凡是适龄儿童都要入学,这是硬性规定,教育局给学校下达了任务,要学校配合街道办,去规劝家长,让适龄儿童入学。

只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这个内陆小县城,没有什么拳头产业,发展慢,人均收入低,国有单位就那几个,能端上国家铁饭碗的人,在县里连十分之一的比例都没有,剩下的全都是些小商贩,小手工业者。

这些人收入不多,却还信奉多子多孙多福气这样的老派思想,想方设法超生多生,像刘老大那样一气儿生上六七个的虽然不多,可生三两个的却屡见不鲜,孩子要想上学就得有户口,超生的孩子去报户口就会被罚款,许多人家掏不出这个罚款,干脆就不给孩子上户口也不让去上学了。

陈校长这一段时间走访家庭去劝学,见多了八|九岁,十来岁了还连户口都没上的“黑孩儿”,而这样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女孩儿。

虽然国家给减免了学费,可还是有书本费和杂费的支出,这些也就罢了,关键是半大孩子能帮上大人的忙了,做饭,洗衣,带弟弟妹妹,能做的活儿可就多了,替大人省了许多事儿,现在孩子一去上学,那这些活儿就没人干了,家长们舍不得这半个劳动力,也对孩子要上学的事情极为抵触,而这些被家务缠身的孩子,基本上也都是女孩儿。

“女孩子嘛,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犯不着为她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多事儿。”这样的言论很得当地群众的心。

因为劝学效果不显著,陈校长愁的头发掉得越发厉害了,这几日他揽镜自照,总觉着头顶地中海的面积越来越大,王青青现在要主动送刘佳佳去上学,这让连日受挫的陈校长忍不住精神一震,把王青青夸了又夸。

在接下来的劝学任务中,陈校长最爱做的就是把王青青拉出来做例子:“菜市场卖早点的田青知道吧?可怜北街的孤儿刘佳佳,不但把她收养在家里,还主动提出要送刘佳佳去上学,田青不忙吗?她摆早点摊儿的,你说忙不忙?她用不着刘佳佳干活儿吗?再来三个刘佳佳也不够她使唤的,就她这情况,人家都能把刘佳佳送到学校里来念书!”

说到这里,陈校长痛心疾首质问那些愚昧自私的父母:“一个卖早点的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都能舍下眼前的便利,把一个无亲无故的孩子送去念书,给孩子找一条出路,你们可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呢,怎么就不能为自家孩子打算打算?你们的日子过得苦不苦?累不累?不能让孩子继续接茬过这苦日子对不对?你们总不能让孩子连个孤儿都比不上吧?”

“上学的孩子以后去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去了,拿高薪,住楼房,你们家的孩子还目不识丁在咱们这小县城摆摊做工,挣口饭吃都难,你孩子心里啥滋味?你心里啥滋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