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翊之换衣服的间隙,两个侍女也将李观镜上身清理干净,换了里衣后,把被褥一道换了,并塞好了汤壶。谢翊之来到床边,伸手感受了一下被褥里的温度,发现汤壶已经让李观镜冰凉的身体渐渐暖和起来,悬着的心才算是落进胸腔里。
折腾了大半夜,这会儿天已经蒙蒙亮,李观镜病情差不多稳住了,谢翊之便道:“有劳几位姐姐,接下来我守着就行了。”
阎姬道:“若是有事,还望谢郎随时唤我。”
谢翊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等人都走了,谢翊之坐回到床边,现在已毫无睡意,他垂头看着李观镜,微微有些愣神——这张熟悉至极的脸上,是他从未见过的苍白病态。谢翊之不由漫漫想道:如果当年留下的人是元也,会不会也要遭受这样的磨难?
“希望你能闯过这一关,往后身体康泰,再无病痛。”谢翊之轻声道。
--------------------
作者有话要说:
李观镜:谢翊之,靠谱。
元也:杜浮筠,不靠谱!!!
-----
捋了一下后面的大纲,感到绝望。
好想快点写完T^T
第116章
皇城,承天门外,一席绯色在雪地之中显得十分耀眼,此人剑眉星目,原该算是个美男子,只是可能因为常年神情严肃,即便面无表情,眉头的“川”字纹依旧锋利如刀,看着便不是什么好脾性的人。他在原地站了片刻,侧耳听了听动静,忽然烦恼地跺了跺脚,将脚下的雪踩得“嘎吱”响,刚从太极宫里走出的内常侍顾素生见状,笑着上前来,道:“难得见束少卿如此苦恼,可是方才从圣人那里得了什么难差事?”
大理寺少卿束凌云回过头,叹了一声,道:“这两天有何事,顾常侍自然知道,何必多问呢?”
顾素生了然,示意束凌云一道往前走,待离开宫门有一段路了,才开口道:“少卿是怕得罪人罢?依在下看,你其实不必忧心。”
“哦?此话怎讲?”
“少卿想,这李员外何许人也?那是余杭郡王府的宝贝疙瘩,只要郡王府不倒,这顿板子落谁身上,都不会落到他身上。”顾素生顿了顿,小声道:“今日圣人召少卿进宫,本意自然是要追究此案,不过不瞒少卿,圣人在见你之前,先见了余杭郡王,还留他吃了糕点,郡王出来时,神色并不见差,所以依在下浅薄见识,圣人相信郡王府不是此案始作俑者。”
束凌云沉吟道:“话虽如此,如今拘了人,与余杭刺史也交割清楚了,案子到了大理寺这里,该审还是得审,否则百官那里也交代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