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粼粼,将清冷的月光反照到行人面上,明灭之间,神情似乎也变得莫测起来。
杜浮筠嘴角轻轻扬起,似笑非笑地看着湖中央,李观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湖中心竟然真的有一方青石!
“这这这……这不是和传说一模一样?”李观镜惊讶地指着湖心,尔后四顾周围,奇道,“那今晚不是应该有很多江湖人来这里么?都到这个点了,怎么一个人也没有见到?”
杜浮筠挑了挑眉,道:“李公子竟不知么?”
李观镜有些茫然,反问道:“我该知道么?”
杜浮筠一怔,显然没想到李观镜会这么说,他的脸色一时有些复杂,过了片刻,似是确认李观镜不在扯谎,便解释道:“齐王府里失了东西,侍卫在追踪那盗贼时,见盗贼进了宣阳坊,因此万年县令这些日子加紧了巡逻——方才在街上,想必你也看见了。所以今夜这里十分平静,也是因为不会有人惊扰,我才会带你来。”
李璟的府里遭了贼?还刚好也进了宣阳坊?李观镜只思考了一瞬,便明白过来:这定然是李璟找的借口,好来搜索那批跟踪泥涅师的人。
李观镜想清楚原因所在,面上不显,只道:“原来如此,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我前日去看望齐王时,他倒没和我说这个。”
“或许是失窃的物什不那么重要,若是说与你听,总归多一个人挂心。”杜浮筠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示意李观镜跟着他去河边。
垂柳下已经准备好了一艘小船,杜浮筠跳入船内,左手持篙固定船身,右手向李观镜伸来,李观镜便搭了上去,小心地来到船上。
“坐好。”杜浮筠道。
李观镜依言坐到船头,一时觉得十分好笑,若不是亲身经历,他实在难以想象杜浮筠会亲自来掌舵撑船。而事实是杜浮筠不但会撑,且撑得又稳又快,小舟离岸而去,不过片刻功夫,便来到了湖中央。
离得近了,李观镜才发现青石之下是土堆砌而成的小洲,只是小洲与湖面差不多高,因此远远的只能看见青石。二人踏上小洲后,李观镜好奇地问道:“这个不会是天然的罢?”
“是人为制成。”杜浮筠顿了顿,又道,“是我的主意。”
李观镜一个没站稳,差点被青苔滑倒,惊道:“你的主意?这不是在江湖上流传了很多年了么?”
杜浮筠静静地看着李观镜,无声地告诉他,这不是玩笑。
李观镜站直身子,试探道:“你几岁出的主意?”
“八岁。”
“八岁?!那是十……十……”
“十七年前。”
“你出主意做这个?”李观镜指了指青石,有些难以置信,道,“那传言呢?也是你的主意?”
杜浮筠此时竟然颇为欣慰地笑了,道:“不错。”
李观镜呆呆地看了杜浮筠片刻,忍不住道:“没想到你小时候如此顽皮,你是不知,这传言可调动了不少江湖人呢!”
杜浮筠面上欣慰之色消失,显得有些错愕。
李观镜自省了一瞬,反应过来,若只是一介小儿的顽皮举动,恐怕不会传得这么广,他不由再次惊道:“你是故意为之,而且有大人相助!”
杜浮筠轻轻颔首,踱步到青石旁,抚上青石的正中,道:“那日你问起月湖一事,我虽不知你相问的缘由,但思来想去,还是不愿误导于你。你来看看这道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