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赶忙亲自去找小二要了些清水,给林清。
林清在二楼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看着远处的码头,等着王嫣坐的官船,就听到下面有几个人在那大声的议论。
&ldo;成王殿下真是仁慈,如今正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成王殿下怜悯穷苦百姓,用自己的俸银在城外天天施粥,唉,成王殿下真是心慈之人啊!&rdo;
&ldo;是啊,每天都是白花花的米熬的浓粥,不像有些富户,施个粥都加糠,还是成王殿下实在!&rdo;
&ldo;听说现在的成王殿下是原来先成王的嫡长子,也就是世子,圣上在册封了太子后,就让成王世子和代王世子袭了原来先成王和先代王两位殿下的爵位,如今看到成王殿下小小年纪就如此仁慈,可见圣上圣明。&rdo;
&ldo;咦,那听你这么一说,这位成王殿下岂不是圣上的嫡长孙。&rdo;
&ldo;可不是,人家成王殿下不仅是嫡孙,还是圣上所有孙子中最年长的,听说比当今太子还大几岁。&rdo;
&ldo;原来是嫡长孙啊,难怪,难怪。&rdo;
……
林清在上面听了一会,对旁边的小林招招手。
小林忙过来,说:&ldo;老爷,您有什么吩咐。&rdo;
&ldo;派几个机灵的,去各大茶馆、酒楼转转,看看有多少个说这样话的,再派两个人去城外看看,看看这位成王殿下平日在哪施粥。&rdo;林清淡淡的说。
&ldo;是,老爷。&rdo;小林连忙应道,然后就派了几个人出去打听。
过了一会,去茶楼打听的三个小厮先回来了,其中一个对林清说:&ldo;老爷,小的们去附近的每个茶楼酒楼的大堂都坐了一会,听到几个茶楼和酒楼也有这样的议论。说的,和刚才听到的差不多。&rdo;
林清点点头,每人给打赏了一个银豆,三个小厮拿了赏银,欢喜的退下。
等了大半个时辰,去城外探查的两个小厮才匆匆赶回来,看到林清,忙行礼说:&ldo;老爷,小的查到了,在城西门口外的空地上,成王府在施粥,很多人都在那排队领。&rdo;
林清听了,想了一下,对小林说:&ldo;留下几个人在这等着夫人,你跟我去看看。&rdo;
说完,林清起身,走出雅间,小林忙留下几个人,然后带着剩下的人跟着林清去城西门外。
林清坐着马车到了西门外,还没靠近,就远远的看着排成长队的人群,皱了皱眉,林清对身后的人说:&ldo;你们在车上等着,我下去看看。&rdo;
小林忙说:&ldo;老爷,这里什么人都有,人多杂乱,小的跟着你一块去吧!&rdo;
林清想了一下,觉得也是,就说:&ldo;那你跟着吧,剩下人的从另一个城门进城,在里面等着我。&rdo;
林清和小林下了马车,林清就带着小林往那边走去。
林清要亲自过去看看,却没打算靠的太近,他虽然不是多大的官,可毕竟天天跟在太子后面,难保成王府的有人会认出他。
不过好在成王选的这个地方是城门口,天天人来人往的,所以林清装作进城的富家公子,倒也不引人注意。
林清带着小林,一边装作进城,一边偷偷的观察不远处施粥的粥棚。
可看了几眼,林清就皱了皱眉头,小声问旁边的小林,说:&ldo;成王世子,奥不,现在是成王了,施粥的时候真的是用的全白米?&rdo;
小林点点头,小声的回道:&ldo;小的打听过了,确实是白米,而且不掺一点糠。&rdo;
林清看了看排队等着领粥的所谓的&ldo;穷苦百姓&rdo;,摇了摇头,对小林说:&ldo;进城吧!&rdo;
等进了城,看着早已从另一个城门转过来的马车,林清上了马车,对小林说:&ldo;我先回东宫一趟,你去码头接夫人,夫人要问起,你就说我有些事突然要去见太子。&rdo;
&ldo;是,老爷。&rdo;小林应道。
林清回到东宫,就直接去正殿找太子。
太子看到林清,有些惊讶的说:&ldo;先生不是去接夫人了么,这么快就回来了?&rdo;
&ldo;她的船还没到,在路上听了些事,臣就先回来了。&rdo;林清说道。
&ldo;什么事?&rdo;太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