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削蕃 > 第166章 正式北上突袭匈奴不得有误(第1页)

第166章 正式北上突袭匈奴不得有误(第1页)

账内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赞同,卫青的分析入木三分,匈奴大军从一开始就集结在一起,而不是分散驻扎,这本身就表明了呴犁湖的战略意图和过人自信。

在呴犁湖的认知中,不需要任何试探和周旋,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优势,可以在正面冲突中彻底击垮汉军,一战定乾坤!

"哼,狂妄自大!"卫青、李广等老将不约而同地露出不屑的冷笑,眼中闪烁着战火的光芒,当年伊稚斜单于尚且不敢如此轻视汉军,如今他的儿子何来如此底气,竟敢挑战二十万汉家精锐?

就连不精通军事的刘彻也能看出匈奴单于的狂妄自大,不知是该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该说他无知者无畏,总之,这种轻敌的态度正好给了汉军可乘之机。

"既然他渴望决战,那朕便成全他,正好朕也不耐长久拖延,速战速决,方为上策。"刘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随即示意卫青继续阐述他的作战计划。

卫青微微躬身,随后指向军事地图上的一条清晰水道:"匈奴大军驻扎在居延泽畔,无论是他们南下还是我军北上,都只有沿着这条河流行进,这是唯一能够容纳数十万大军展开的通道,而且水源充足,是理想的行军路线。"

"臣以为,面对南下的匈奴,我军不宜被动防守,而应当抓住匈奴尚未完全了解我军部署的时机,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正因匈奴单于骄傲自大,仗着兵力优势不可一世,我军可以利用二十万精锐骑兵的高机动性,北上突袭,在敌军行军途中发起猛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是大有可为的上策!"

"末将赞同卫将军的战略!"李广紧随其后,踏前一步,正色道,"虽然匈奴聚集了四十万大军,表面上声势浩大,但其实内部松散,只要我军能够击溃匈奴王庭的主力部队,其余小部族必然会不战自溃,各自逃命,这是我们与匈奴交战多年总结出的经验。"

匈奴本质上只是一个松散的部族联盟,各部族之间的凝聚力主要依靠王庭的军事威慑,一旦王庭军队遭遇重创,附属部族必然会立即倒戈或逃离,这是大汉与匈奴数十年交锋中形成的共识。

李广的发言仿佛引燃了帐中将领的热情,众人纷纷献计献策,气氛空前活跃,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正在逐渐成型。

向北挺进居延泽的路线,霍去病再熟悉不过,当年他率军就走过这条路,这次可以让他担任先锋,为大军开路扫障,一马当先。

在实际交战时,只需派遣一支偏师牵制住敌方的小部族军队,主力则全力攻击匈奴王庭精锐,只要王庭军队溃败,整个匈奴联盟就会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短短时间内,一个粗略而大胆的作战计划已经基本成型,从其大胆程度不难看出汉军将领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

他们坚信一支偏师就能牵制住十数万小部族军队,也坚信主力部队能够在正面交锋中击溃匈奴王庭精锐,如此自信源于对自身兵力素质的充分了解。

这支汉军的每一名士兵都配备了双层甲胄,内棉外铁,防护力惊人;他们的骑枪、马刀也都是重新锻造的精良武器,锋利程度远超以往,几乎可以说是削铁如泥。

更令人兴奋的是那些新式武器——诸葛连弩,虽然将领们不解太子为何起这样一个怪异的名字,但这种可连续发射的强弩确实威力惊人,能一次连射十五支利箭,在五十步外轻松穿透普通甲胄。

当然,这是指普通的甲胄,而非汉军现在装备的新型铠甲,那种特制铠甲即使面对连弩的强劲穿透力,也能提供足够的防护。

拥有如此优秀的攻防装备,将领们自信心爆棚,甚至认为凭借这二十万精锐,即使面对百万大军也有一战之力,何况区区四十万乌合之众?

正因如此,他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显得格外轻松,没有过多纠结于细节,因为在他们看来,凭借绝对的装备优势和精锐素质,足以碾压对手。

况且,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再详尽的计划也难以应对所有可能性,关键时刻还需主帅当机立断,临场指挥,而这便将目光引向了帐中央那位至尊之人。

众将不约而同地看向主位上的刘彻,心中却有几分忧虑:战场之上刀光剑影,混乱不堪,稍有不慎便是性命之忧,没人能保证自己在乱军中全身而退。

若是陛下亲临战场,那黄色龙旗必然成为匈奴弓箭手的首要目标,为了建立不世之功,敌人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围攻天子,如此危险,实在令人忧心忡忡。

众将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由卫青代表大家出列,躬身进言:"陛下,此次北征您贵为统帅,能够亲临张掖已是莫大鼓舞,至于前线厮杀之事,还请交由我等。。。"

"住口!"刘彻猛然抬手打断卫青的劝谏,目光如电,语气坚决而不容置疑,"既然朕决定御驾亲征,就绝不会让儿郎们冲锋陷阵而自己躲在后方,那有辱天子之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次突袭匈奴,朕必将亲自率队前进,与诸位将士同生共死,共赴国难,决不食言!"

自幼时起,刘彻便在宫廷武师的精心调教下潜心习练骑术与箭法,马背上的姿态堪称帝王风范,箭矢离弦时也颇具气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