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又冒了出来。
还有一本刘安编撰的杂家着作?
“进长安献书是谁?”
“回陛下,据探报,领头的应该是刘安的庶子,刘不害,随行的还有十三位杂家门人。”
身边的绣衣使者小声禀报:
“他们一直待在燕王府邸外,我们没办法近距离逮捕。”
“若是要直接动手,燕王哪儿恐怕。。。。”
刘彻摆手打断他的话头。
想了想说道:“先盯着他们。”
“是!”
等绣衣使者离开后。
刘彻神色玩味的看向殿中正抓耳挠腮的刘旦。
“老三,你府邸外都要成藏污纳垢的地方了,又是逃犯,又是反贼的。
你说这是臭味相投,还是沆瀣一气?”
听到这话,案几旁看奏折的刘旦翻了个白眼。
这俩词有好的吗?
看了几天奏折的刘旦早就不耐烦了。
他本来在城外泡妞逍遥自在,皇帝老子非要拉他来看奏折。
光看不行,还得批。
最后还得给老刘检查!
靠!
这写作业的既视感贼强!
刘旦早就憋了一肚子牢骚了。
现在又听到老刘阴阳怪气,当即就顶了回去:
“他们自己去的儿臣府上,又不是儿臣拉他们去的,再说。
那个是逃犯,那个是反贼。
开什么玩笑。
儿臣从来不和这种人一起玩儿,父皇可别凭空诬陷我。”
刘彻鼻子哼哼两声。
拿起桌上的一份密报扔了下去。
“好好瞅瞅。”
刘旦狐疑的捡起一瞅。
哎呦。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
他这几天没回过王府,这猛一看,自己王府外好像确实有些藏污纳垢的意思。
被通缉的阴阳家、涉嫌谋反案的杂家。
还有一个墨家。。。有句话叫近墨者黑?
呸呸!
刘旦扔下密报,撇嘴道:
“墨家可是能与儒家并肩的学派,现在不过是儒家势大,墨家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