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旦这也算物归原主。
中书令一般由宦官担任,而尚书令一般由郎官担任。
刘旦贴心的只归还了兼职,没有归还主业。
否则迁儿的鸡儿又得凉凉。
相比于尚书令,如今的中书令更惨!
刘彻现在是动不动就杀一个中书令玩儿玩儿。
今天可能是因为言语冒犯、明天又可能是因为行为逾矩。
到了后来。
直接懒得找借口。
你今天那只脚先进门?左脚?大胆,拖出去砍了!
反正如今的中书令是绝对的高危职业。
比以前的宰相还危险。
宰相好歹还能当个一两年,如今的中书令,谁当,谁就活不过三个月!
现任的中书令不知是那个倒霉蛋。
他要是听到燕王扒了他的职位,现在应该是在感恩戴德、痛哭流涕!
刘旦换了三个职位。
就属最后一个辅政大臣副手最重要!
是三者中权力最大的。
霍光担任了辅政副手,霍去病自然就降为一般的辅政大臣。
至于弟弟抢了兄长位子这事。
让他们俩兄弟自己回去掰扯吧,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打解决不了的。
如果一顿不够。
那就再来一顿!
反正三个职位,都是身居要职。
三位现任都没有意见,陛下也没有意见,那便算正式敲定了!
随后。
辅政小朝会的新式操作流程正式形成。
一般的政务。
一律先由辅政大臣给出意见,由纸条形式呈现,再由辅政大臣的首脑和副手审阅。
但他们只是给出意见。
剥夺了之前辅政大臣可直接批阅的权力!
这一步骤在明朝有一个名字。
叫票拟!
刘旦的这一改变,比刘彻之前的更彻底!
以前还有宰相时,这类政务,无论大小,都是宰相在自己的府邸处理。
刘彻不立宰相,改用辅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