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匈奴号称百万大军南下,其中就有不少被胁迫参战的乌桓、鲜卑部落,成为了炮灰先锋。
帅帐之中,卫青、李广等老将尽皆披甲挎刀,意气风发,随军出征的文臣苏武、桑弘羊等人则神情肃穆,各司其职。
文臣武将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而凝重,刘旦端坐主位,眉宇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各军兵马清点完毕了吗?辎重物资准备如何?粮草可曾运抵边关?"刘旦语气简洁有力,不怒自威。
武将之首卫青率先出列,拱手行礼:"禀殿下,末将统领的八万北军已全部列装完毕,一人双马,甲胄齐备,军中一万副诸葛连弩也已操练纯熟,随时可以出征!"
此次大战虽未动用步兵,但在骑兵方面,大汉可谓倾尽国力,不遗余力,只为一举击溃匈奴,彻底解决北方边患!
每名骑兵配备双马,既可轮换骑乘,减轻马匹负担,又能在战场上随时更换战马,保持机动性;甲胄也是崭新制式,专为此战特制!
除重骑兵外,普通骑兵皆着双层护甲——内层柔软棉甲吸收冲击,外层坚固铁甲抵挡刀剑,防护力大幅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一直秘密研发的诸葛连弩也首次大规模装备全军,这种可连续发射的强弩,将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利器!
卫青汇报完毕,李广随即出列,他统领南军八万精锐,装备配置与北军相当,战力不分伯仲。
随后,年轻俊朗的霍去病挺身而出,抱拳肃立:"禀殿下,两万大雪龙骑已全部到位,一人三马,甲胄弓弩齐备,士气高昂,随时可整军出发!"
"好!"刘旦微微颔首,目光停留在霍去病身上,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这两万骑兵乃我大汉精锐中的翘楚,倾注了无数心血才得以成型,今日全部交付于你,切不可辜负了他们的赫赫威名!"
"末将领命,定不负殿下重托!"霍去病掷地有声地应道,眼中闪烁着必胜的决心。
统兵副将卫青随即上前一步,补充道:"两万羽林军已完成整编,所有马匹铠甲已提前运抵边关,届时将由陛下亲自统领,作为天子亲军,冲锋陷阵!"
"甚好!"刘旦满意地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钦佩,父皇为这支亲军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再清楚不过了。
羽林军与其他骑兵截然不同,它是一支配备极为精良的重装骑兵,刘彻倾注了无数财力物力,打造了这支无坚不摧的铁血之师!
骑士与战马的甲胄均由特种钢材精心打造,既保证了极强的防护力,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重量,堪称当世最先进的装备!
即便如此,这些精良装备依然有相当重量,不可能让马匹长途负重行军,因此才有了提前运送到边关的安排。
两万羽林军、八万南军、八万北军、两万大雪龙骑,总计二十万精锐骑兵,这便是大汉为此战准备的全部主力!
大汉完全有能力征集更多骑兵,但那样必然会影响部队整体素质,与其用数量取胜,不如用质量制胜,精兵策略才是王道!
刘旦本想将自己的两万黑甲军也一并派出,这支部队在步战中堪称无敌,但在骑战方面稍显不足,最终被刘彻婉拒。
此次北征,只要最精锐的骑兵,容不得半点瑕疵!
军事方面汇报完毕,接下来便是后勤保障,作为随军文官之首的桑弘羊踏前一步,郑重其事地禀报:
"殿下,通过运河与州道的日夜不停调运,已有两百七十万石粮草抵达边关地区,其中九十万石粮食,一百八十万石草料,足以支撑大军半年征战所需!"
"目前这些粮草已分批存放在张掖、酒泉、敦煌、玉门关、阳关等战略要地,确保供应线不会断绝。"
由于此次远征以骑兵为主,因此草料的需求量远超粮食,毕竟战马数量远超人数,且每匹马的日常消耗也远高于士兵。
刘旦环顾众将领,目光如炬,掷地有声地宣布:"好!大军已整装待发,粮草储备充足,诸位即刻回营整顿,随时等候陛下御驾阅军。。。"
"随后,我大汉二十万铁骑将如钢铁洪流般挥师北上,横扫匈奴,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