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断了大将军后路 > 第166章 正式北上突袭匈奴不得有误(第2页)

第166章 正式北上突袭匈奴不得有误(第2页)

这些技艺虽然大多停留在礼仪展示的层面,不过是应付宫廷狩猎、射杀飞鸟的点缀功夫,与真正的战场厮杀相去甚远。

然而对于长途奔袭、持久行军这等基本军事行动,刘彻倒也能轻松应对,毕竟帝王之尊也曾在猎场驰骋数日不休。

刘彻既然已下决心亲征,便断不会甘居后方,做个纸上谈兵的帷幄帝王,这与他雄心勃勃的性格背道而驰。

若真要安坐长安城中指点江山,他又何必劳师动众,大张旗鼓地宣告御驾亲征,引得举国震动?

唯有亲临战场,才能真正体现天子与士卒同生共死的决心,鼓舞三军将士的士气,激发汉军最强悍的战斗力。

反之,若天子远在千里之外纸上谈兵,前线将士恐怕心生怨念,士气低落,反倒适得其反。

见众将仍有劝阻之意,刘彻眉头一拧,手掌猛拍案几,掷地有声道:"此事无需再议,朕心已决!诸位尽可放心,待两军交战之际,朕绝不胡乱干预军令,一切攻守调度均听大将军号令!"

军中号令若出多门,如同驾车多人执缰,岂不乱成一团?此乃兵家大忌,自古以来无数败仗皆因此而生。

刘彻深知自己虽贵为天子,但并非什么都通晓精通,当皇帝真正的智慧在于知人善任,而非事事亲力亲为。

战场指挥这等专业之事,自当交由卫青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掌控,这点自知之明刘彻还是有的。

平日里与卫青相处,看他沉稳老练、心思缜密,刘彻心中对这位功勋卓着的大将军信任有加,丝毫不疑其用兵之道。

听闻陛下如此明断,诸将领虽仍有顾虑,却也只得无奈作罢,不再多言,毕竟天威不可触犯。

众人暗自盘算,大不了上阵之时将陛下严密保护在中军腹地,以层层精锐围护,确保万无一失。

只要匈奴人没有察觉天子亲临阵前,应该不会引发太大变数,至少能保证陛下的安全。

不料,就在众将以为已安抚住陛下锐气之时,刘彻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前所未有的霸气,眸中寒光乍现,冷冽的声音如刀锋般划破帐内宁静:"此次对敌,朕要将龙旗高高挂起,以朕之身为诱饵,引那匈奴单于自投罗网,你等不必牵挂朕的安危,只管全力布局,设下绝杀之局!"

"这一战,必须彻底击溃匈奴,让他们再无翻身之日,绝不能给这群草原野狼任何喘息之机!"

帐内众将闻言,一个个面如土色,犹如五雷轰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要以自身为诱饵?这等惊世骇俗的战术,简直闻所未闻!

将领们一方面被陛下的非凡气魄所震撼,心生敬佩,一方面又为这等险棋提心吊胆,如坐针毡。

皇帝御驾亲征时才能高挂九旒龙旗,这面旗帜象征着汉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在战场上具有极强的辨识度。

匈奴若见此旗,必会争先恐后地朝龙旗方向猛攻,恨不得将汉家天子生吞活剥,以解心头之恨。

那狂妄自大的呴犁湖单于见此情形,必定会为了天子首级铤而走险,孤注一掷,不计代价地发起疯狂进攻。

届时,匈奴主力必然会露出致命破绽,被汉军抓住战机,一击致命,这将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时刻。

而一场大战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这稍纵即逝的战机,谁能牢牢把握,谁就能笑傲疆场。

然而!陛下乃是九五至尊,一国之君,天下共主,谁敢拿他的安危做赌注,用他当诱饵?

即便这个疯狂的计划是陛下本人提出,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岂敢附和同意?

一旦陛下在战场上有个闪失,不仅匈奴未灭,大汉恐怕先要陷入内乱,而他们这些将领,必是罪责难逃!

更何况,长安城中那位新任太子刘旦手握重兵,若知陛下有失,必会让他们全家为陛下陪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