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断了大将军后路 > 第185章 将自己锦绣富饶的封国换到那种不毛之地(第3页)

第185章 将自己锦绣富饶的封国换到那种不毛之地(第3页)

昔日匈奴马蹄肆虐之地,如今已是大汉天子麾下疆土,铁血征战所得,自当牢牢掌握。

南起朔方雄关,北至神秘北海,东连浩瀚海畔,西接璀璨西域,这片辽阔草原尽归大汉所有,疆域之广前所未有。

刘旦早已命令李广将军在草原各处要隘立下高大石碑,宣告大汉主权。

每一座石碑上都刻着铿锵有力的宣言:大汉神圣领土,不容侵犯!

然而这片新纳入版图的土地虽广袤无边,却人烟稀少,形同虚设。

昔日此地匈奴人口众多而汉人寥寥,如今匈奴踪迹全无,汉人依旧稀少,形成了奇特的真空地带。

刘旦早在心中谋划,必须尽快派遣足够人手占据漠北草原,以实现真正的统治。

草原良田千顷,水草丰美,天然的牧场就在那里静候新主人的到来。

而今匈奴部落被太上皇剿杀殆尽,空留下这片沃土无人耕种、无人放牧。

若任由草原荒芜,必有他族窥伺,迟早会有新的游牧民族前来占领这片肥沃之地。

若再让异族在漠北草原扎根繁衍,必将重蹈匈奴覆辙,成为汉人北方的心腹大患。

正如后世那威胁大唐的突厥铁骑,他们的崛起之地不正是这漠北草原吗?

再看那令宋朝胆寒的金人铁甲,亦是从这片草原上呼啸而出,给中原带来无尽灾难。

还有那席卷神州的蒙古铁骑,不也是在这片草原上聚集力量,最终威胁明朝边塞安宁?

历史的警示明晃晃地摆在眼前,刘旦决不能重蹈覆辙!

趁此良机,大汉已将匈奴彻底剿灭,正是派遣汉人北上占领草原的绝佳时机,必须彻底将这片沃土融入大汉版图!

让广袤草原上永远回荡汉家儿女的欢声笑语,让汉家旗帜永远飘扬在这片碧绿的海洋之上。

草原之广阔令人瞠目结舌,曾经养育了数百万匈奴、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若能妥善开发,完全可以为大汉再添数百万忠诚子民,扩大人口基数。

与其让这片富饶之地便宜那些怀有狼子野心的异族,不如汉家自取,变为己有!

然而此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诸多棘手难题亟待解决。

最大的困境在于汉人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若要在漠北草原定居,必须从农耕转变为游牧生活方式,这种思想转变谈何容易。

士农工商的礼制秩序早已深入人心,以农为本的理念已融入汉人血脉骨髓,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要让习惯了安土重迁的汉家百姓放弃祖祖辈辈耕种的田地,奔赴遥远草原过游牧生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天下难事,必有对策,刘旦并非没有良方。

归根结底,不过是以利诱之,用丰厚利益吸引民众北上,一切皆有可能!

有了百姓定居,还需管理人才维持秩序,这是另一大难题。

刘旦深思熟虑后决定不派遣流官治理草原,因为此举实则不合实际。

即便他大力号召百姓北上草原,响应者数量也必然有限,分散到广大草原上更是人口稀疏如星辰散布。

加之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流动性极强,若用传统流官制度管理,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如此广袤的疆域。

经过深思熟虑,刘旦灵光一现——世袭诸侯王制度或许正是解决草原统治难题的关键所在!

此法与西域治理思路如出一辙,皆是针对天高皇帝远之地的特殊统治方略。

这些偏远地区缺乏汉人基础,地广人稀,当地诸侯必然强烈依赖中央朝廷支持,根本无力自立,也不足为虑。

更妙的是,这些被派往边疆的诸侯王可世代镇守一方,为大汉守护北疆安宁。

顺便还能借此撤除那些盘踞在中原膏腴之地的"国中之国",消除潜在的政治威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