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断了大将军后路 > 第191章 诸侯王就算有机会谋反也终究姓刘(第3页)

第191章 诸侯王就算有机会谋反也终究姓刘(第3页)

诸侯王能否成功谋反,关键并不在于他们拥有多少机会,而在于当朝刘氏天子是否昏庸无能!

若是皇帝英明睿智,励精图治,任何反叛之心都将如同春雪般消融殆尽。

若是皇帝昏聩软弱,荒淫无度,那么即便没有诸侯王的威胁,大汉江山也注定会轰然倒塌。

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教训莫过于王莽篡位事件。

大汉初期的几代帝王,个个英姿勃发,文帝、景帝功绩彪炳,刘彻更是威名远播,举世瞩目。

刘彻之后的两代君王,汉昭帝、汉宣帝治国也颇有建树,继承了先祖的优良传统。

然而!再往后的元、成、哀、平诸帝,以及那个襁褓中的孺子婴,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昏庸至极!

最终才导致了王莽成功篡位,汉室江山中断!

细细思量,在这整个衰落过程中,诸侯王始终未曾掀起任何大的风浪。

由此可见,若是皇帝自身腐朽堕落,不必等诸侯王出手,朝廷内部的权臣野心家就会率先发难。

这股力量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诚然,刘彻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

在推恩令的长期作用下,诸侯王势力虽然日渐分散弱小,但借助刘氏皇族后裔的身份,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号召四方,成就大业!

历史上最鲜明的例证莫过于被称为"大魔导师"的刘秀!

刘秀乃是汉景帝第六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世代沉沦。

在王莽篡权时期,因为推恩令的层层削弱,刘秀的父亲已经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县令,而他自己更是家中排行第三的子嗣。

几乎没有任何实权可言,平平无奇。

然而正是凭借着刘氏皇族的尊贵血统,刘秀依然能够在乱世中崛起,招揽英才,集结军队。

最终靠着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手段,重新夺回了属于刘氏的天下基业。

在大汉朝廷的体系中,只要流着刘氏的血脉,就拥有成就大业的潜在可能,关键只看时机与个人能力了。

准确地说,最重要的还是要遇上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否则又何来"时势造英雄"的契机?

就如同东汉末年,那位中山靖王后裔不也在蜀地建立了一个割据政权吗?

不过,这些深远的忧虑对于刘旦而言实在不值一提,毫无意义。

他虽不敢自诩为明君圣主,胸怀天下,但与"昏庸"二字绝对毫无瓜葛,风马牛不相及。

只要他在位一日,刘氏诸侯王便休想有丝毫翻身的机会!

至于数百年后的大汉命运?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能够妥善处理好当下之事,已是仁至义尽,无愧于心,何必为几百年后的事情瞎操心?

当然,这番心里话是决不能直接告诉老刘的,必须换一种更加委婉的表达方式:

"父皇明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能够确保大汉百年安宁,已经是极大的成就了。"

刘彻闻言挑了挑灰白的眉毛,神情中流露出几分不以为然的意味。

区区百年安宁怎能满足一代雄主的宏愿?他渴望的是千秋万代,永世不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