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断了大将军后路 > 第197章 太上皇的这番操作实在是高明至极(第1页)

第197章 太上皇的这番操作实在是高明至极(第1页)

"一个失去实权的老皇帝,自然不值得结交与巴结,也不需要过分敬畏与防范,对吗?"

说到这里,桑弘羊缓缓转过身来,直视众人的眼睛,他的目光如同利刃般锐利,似乎能够穿透人心最深处的伪装与算计。

"那老夫且问你们,在此次迁徙诸侯王的大行动中,太上皇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存在对整个计划有何影响?"

这一问题如同石破天惊,令在场的辅政大臣们都陷入沉思,没有人立即回答。

桑弘羊刚才的分析虽然直白甚至有些刺耳,但不得不承认,他说出了众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太上皇已经退位,不再掌握实权,自然无法决定他们的官职升迁与荣辱进退。

这种情况下,他们确实不必过分巴结一个已经淡出权力中心的老皇帝,也不必特别畏惧与防范。

虽然这种想法听起来冷酷无情,但在这个功利至上的官场环境中,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不过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一个离开权力中心的退位皇帝,其实际影响力可能还不如他们这些在任的重臣,特别是在另一位强势皇帝的监视下,更是举步维艰。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他们才会如此有恃无恐地对桑弘羊的建议表示不屑。

然而,这位老臣的提问却点醒了他们,难道其中还有他们没有察觉到的微妙之处?

太上皇在迁徙诸侯王行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众人仔细回想,似乎太上皇除了在建章宫设宴款待那些诸侯王之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参与。

至少从表面上看,这次行动主要是由当今皇帝一手策划并执行的,太上皇的存在感极低。

这个事实广为人知,但至于宴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哪些内幕对话,外臣们自然无从得知。

毕竟那是刘氏家族的私人宴会,外姓大臣并未受邀参加,自然无法了解其中详情。

然而,就在众人思索之际,一个略带犹豫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据说,那次建章宫的宴饮中,陛下是借助太上皇的威严,才成功震慑住那些心怀异志的诸侯王。"

霍去病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如同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按理说,刘氏家宴中的机密事宜,霍去病这样的外臣是不可能知晓的,就像其他大臣一样被蒙在鼓里。

然而世事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谁能想到堂堂骠骑将军竟与一位诸侯王有着特殊的表亲关系呢?

这个鲜为人知的内幕消息,正是赵王刘据亲口告诉霍去病的。

此次迁徙西域,每位诸侯王都需要带领军队以镇守边疆,而赵王刘据作为一个文弱书生,既缺乏领兵经验,又是新封诸侯,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招募到足够的精锐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只能求助于与他有些姻亲关系的霍去病,希望能借到一些精锐兵力。

出于对姨母的情谊考虑,霍去病慷慨地将自己府中不少家丁相赠,这些人多是跟随他南征北战的老兵,战斗力不俗,足以帮助刘据在西域站稳脚跟,建立基本防御。

这一决定自然是事先征询过霍光的意见,毕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霍光对此表示完全赞同,在他看来,赵王远赴西域后,已不再构成任何威胁,给予一些帮助不仅无伤大雅,还能在适当时候展现恩情。

正是在这次私下交谈中,霍去病得知了建章宫内那场宴会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与真相。

霍去病此言一出,顿时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惊讶地看向这位年轻的骠骑将军。

骠骑将军果然不同凡响,连这种皇家内部的秘密都能获悉,情报网络之广令人惊叹!

就连提问者桑弘羊也流露出一丝诧异之色,这种隐秘之事,就连他这个辅政首脑都是首次听闻,可见其机密程度之高。

短暂的惊讶过后,桑弘羊心中的某些猜测更加笃定,事情的真相开始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众位辅政大臣脸上浮现出各种复杂的表情,唯独霍光不动声色地向自己的兄长投去一个警告的眼神,示意他不要再多言,以免祸从口出。

霍去病接收到弟弟的眼色,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悻悻地闭上嘴巴,安静地站在一旁,表情木然地倾听着这群"阴险狡诈"的政治家们继续他们的交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