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断了大将军后路 > 第199章 扩土万里功盖千秋(第2页)

第199章 扩土万里功盖千秋(第2页)

意外的是,年轻的霍光却面色如常,表情平静,似乎对桑弘羊的分析并无太多惊讶之色,明显是早有类似的猜测在心,只是缺乏最后的确认。

桑弘羊略带诧异地望向霍光,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与赞许,由衷地感叹道:"后继有人啊!"

"大人谬赞了,"霍光恭敬地回礼答道,姿态谦卑,却又不失自信。

对于桑弘羊今日所言,霍光心中已有自己的评判——关于不可轻视太上皇的警示确实是他先前疏忽的盲点,这一点他诚心接受并感到警醒。

然而关于陛下战略布局的分析,霍光早已心中有数,不需桑弘羊点拨也能看清其中玄机。

赵王等人被集中封往西域而非分散各地,这种异常安排背后的战略意图,以霍光的政治敏锐度自然能够洞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一令霍光感到困惑的是,桑弘羊今日为何一反常态,如此不吝言辞地分析局势,直言不讳地揭示这些政治机密?

这与桑弘羊一贯保持低调、明哲保身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着实令人费解。

方才那一番鞭辟入里的政治分析,非是浸淫官场数十载的老臣难以做出,连自诩聪明的霍光都险些误入歧途,可见其中深意之难解。

然而桑弘羊却毫无保留地在他们几人面前点破天机,而且没有索取任何利益交换作为回报,这种无私分享实在罕见。

这种近乎点拨后进的举动,似乎还带着某种示好或交好的意味,与桑弘羊以往谨慎自保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老臣究竟有何打算?这个疑问清晰地浮现在霍光的面容上,令人一目了然。

桑弘羊注意到霍光脸上的疑惑,却只是报以一笑,并不解释,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向前走了几步,一边按摩着自己的腰背,一边发出老年人特有的感慨:"哎呀,站得久了,这把老骨头实在受不了,腰酸背痛的,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后生啊!"

"以后朝堂上的大事,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挑起重担啊!"

这番话语仿佛邻家慈祥老人的闲聊,充满了平易近人的亲切感,却又隐含着某种言外之意。

然而霍光并非简单直率如霍去病,他的政治嗅觉告诉他,桑弘羊此举必有深意,绝非单纯的老人唠叨。

这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必然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图谋!

霍光的猜测悬而未决,至少在当下无法得到证实。

人算不如天算,回城后的文武百官们立即被新一轮的国家事务所淹没,霍光也无暇继续揣测桑弘羊的真实意图。

迁徙诸侯王的宏大工程刚刚起步,后续还有无数繁琐事务等待处理,远未到收官之时。

北方草原的情况相对简单,那片曾经喧嚣的土地早已因战争而变得空旷荒凉,诸侯王们只需按部就班地逐步建设即可。

至于那些抵达封地后面对实际情况而大呼上当、叫苦连天的诸侯王们,他们的哀嚎已无人过问。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难道他们还想折返长安不成?如此天真的想法简直令人发笑!

漠北诸侯王们的苦诉奏章如雪片般飞向长安,却在辅政大臣的案头就被一一拦截,再难越雷池一步。

这些控诉与请求根本未曾入过陛下的法眼,朝臣们深谙皇帝心意,自觉为陛下分忧解难。

漠北局势尚且如此简单明了,西域的管控则要复杂得多,但也仅仅是"复杂一点点"而已。

那些长期盘踞西域、翘首以盼朝廷册封"世袭郡守"的世家豪族们最近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

朝廷确实实施了他们期盼已久的"世袭制度",但册封的对象并非他们这些倚老卖老的地方势力,而是那些新到任的刘氏诸侯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