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力而为,但需要一些时间,也许过几日就能醒,也许永远都醒不过来,至于醒来后,神魂是否完整,会不会变傻,也不好说。”
……难办了啊,这样一来,就不能太指望这人,恩,想来三司衙门也都来问过,了解过难度,故而没抱太大希望……
齐平沉吟了几秒,吐气道:“我知道了。”
顿了顿,他忽然说:
“近些天,希望先生能帮忙照看些,尽量不要让无关人等接近他。如果有人尝试见他,我希望能知道是哪些人。”
禾笙深深看了他一眼,说:“好。”
……
齐平返回衙门时,表情很沉重,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齐平与三司开了几次碰头会,但彼此都没什么进展。
只是每天,都会往书院跑一次,冯步安始终昏迷,在强大的书院的照拂下,并未遭受任何危险。
三司衙门始终盯着齐平,一次次脑补,但最后,也都没看出什么。
且愈发觉得,他在糊弄事情,并没有认真破案,或者说……是自暴自弃。
转眼,便过了七日。
时间,来到了皇帝命令的截止日这天。
……
黎明,午门外,群臣聚集,照例等待开早朝,只是这次,不少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四司衙门身上。
或窃窃私语,或幸灾乐祸。
官船劫案,震惊朝野,四司衙门督办,很多人都等着看笑话,要不怎么说政客莫得感情呢。
各大山头,党派,彼此都没少摩擦,看到人栽跟头,只要不涉及自身,都是吃瓜心态。
“杜镇抚,今日乃是截止之日,可想要如何应对?”
吏部尚书张谏之走到杜元春身旁,两人并肩而立,关切问道。
终于是否真的“关切”,就见仁见智了。
杜元春面容平静,与往日似乎并无不同,只是仔细看,眉眼间有些黯淡,闻言道:
“张尚书有何指教?”
张谏之笑道:
“杜镇抚说笑了,满朝文武,谁敢说指教。镇抚司得陛下信任,想必此劫,定能安然度过。”
杜元春一言不发,只是神情更沉重了几分。
张谏之有些诧异,心想莫非案子当真没有进展?摇摇头,走开了。
不远处,老首辅黄镛平静地看着这一幕,旋即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
不多时,群臣入殿。
果不其然,皇帝开口第一句,便询问起案件:
“十日之期已到,官船劫案进展如何?”
刷——
大臣们的目光同时看向四人。
镇抚使、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四人成为焦点。
其中,后三者似乎早已通过气,同时出列,深深拜倒,惭愧道:
“臣下无能!十日来虽在镇抚司带领下殚精竭虑,多方查探,但尚未寻到官银下落,请陛下降罪!”
呸……无耻。
不少人嗤之以鼻,心说这般生硬的甩锅,亏得你们几个说得出口。
果不其然,龙椅上,皇帝一拍扶手,显然心情极差,目光冷幽幽地望向杜元春:
“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