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殷翎娶了天下第一剑的三小姐晏明月,辈分上就是晏初雪的姑父。
别的渠道也可以搜集关于他的消息,但毕竟道听途说最容易误导人,就这件事而言,还不如直接问晏初雪来的可靠。
果然这个问题让晏初雪从和苏刹的对峙中抽开身,捏着筷子对他点点头,声音清浅的说,“记得啊,肃王怎么会不记得,随哥哥你怎么突然问起他了?”
晏星河说,“没什么,来沂城之后和他打了个照面,一个成日里沉溺花丛醉生梦死的人,武功却不容小觑,还挺有意思,就想问问他的事。”
晏初雪说,“随哥哥你看出来啦?他武功高是当然的,毕竟是十年前的战神嘛,他当年风头最盛的时候,一个人横刀立马就能保西陲安定。不过后来遭受了打击性情大变,过去这么久,人都快在脂粉里泡烂了,论武功肯定是比不上当年。”
“……”晏星河夹菜的手顿住,一言难尽的转过头,“我们说的是一个人?”
殷翎?
战神?
这两个词有关系?
晏星河回想了一下沂城第一次见面,那人靠在栏杆上欣赏美人为他争风吃醋的浪荡样子,“战神”这个级别的词,掰开了揉碎了哪个字都跟他沾不上边。
晏初雪嘴里嚼着软糯的点心,一双眼睛清凌凌的看着他,说话声音有些含糊,“就是他——殷翎,肃王,没错啊。他年少成名,风光的日子早过去八百年了,随哥哥你没听过他的名号也正常。”
晏星河想起对方爬墙时那个不正经的笑,闭了闭眼皮,好不容易消化了这个消息,在“殷翎”和“战神”这两个词中间画上等号。
他揣摩了一下晏初雪刚才说的话,抓住其中一个关键点,“按照你说的,既然他以前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子了?”
晏初雪想了想,轻叹一声,感到有些惋惜,“随哥哥你常年在江湖中游走,对朝堂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其实肃王他也是个可怜人。”
“他是太上皇的第七个儿子,一出生母妃就死了,谁也不知道她的身份。但是肃王他天生红瞳,所以有人说他母亲是西域进贡的胡姬,有人说是迷惑了君王的蛇妖。”
“早年肃王的名声可响亮了,皇后多年无子,太上皇膝下那几个儿子都是妃嫔所出,资质平平,没什么特别亮眼的。肃王他就像开在里面的一朵奇葩,在一群文不成武不就的兄弟里面一枝独秀,文能吟诗作赋撰写国策,武能提枪上马平定叛乱。”
“他十七岁时主动请缨远赴断魂关,在战场上调兵遣将屡出奇策,用一年时间平定了朝廷几十年以来一直解决不了的边陲动乱,收服西域那些大小部落,建立了夏国执掌的都护府。”
“战胜归来那天,满城百姓都去城门口迎接,我虽然没有亲自去,却也听说过不少关于当时盛景的传闻。太上皇更是对他青睐有加,此战过后封他做了振威将军兼定安侯,成为了所有皇子里面第一个封侯开府的。”
“他少年英才,又得到皇帝器重,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日后必定有一个不可限量的前程,甚至当时有传闻说,皇帝有意将太子之位传授给他。”
故事到这里就走到了最高点,晏星河听出她的弦外之音,对上晏初雪期待的目光,他倒了三杯酒分散开去,配合的问,“但是?”
晏初雪拿起酒杯,高兴的续了下去,“但是一切的转折就发生在这时候。”
“他离开西域之后没几年,以鄯善国为首的大小邦国联合北边的匈奴部族,搞出来一场动静不小的叛乱。皇帝当然还是派他去,听说那一场恶战打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活下来的士兵不到十之二三,肃王也中了埋伏被敌军掳去了。”
“一个人成为战俘沦落到敌军的营寨里面能有什么好下场?本来以为他必死无疑,一代天骄就此陨落,谁知道他居然趁机策反了鄯善国的重臣,让鄯善国和其他邦国产生利益之争反目成仇,最后联盟瓦解自己内部打了起来。”
“他私底下联系都护府驻留的副将,调动军队趁机杀入,打了那群胡人一个措手不及,被按着脑袋再次签订纳贡称臣的契约。”
“他索要了几个主要部族首领的儿子作为质子,又收缴了大量的牛羊和贡品作为赔款。本以为又是一次凯旋归来,却在回国都的路上听说了新君即位一并迎娶国后的消息——
登位的是当时的大皇子殷诩,娶的是早就与肃王有过婚约的太尉之女景瑶,也就是现在的帝后。”
苏刹听得正起劲,脑袋趴在晏星河肩膀上,手里捏着酒杯时不时抿一口,听到这儿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就想知道那个太上皇,他死了没?”
派最得力的儿子去边关打仗吃苦,殷翎在前线忍辱负重的时候,他在背后捅人心窝子,直接把皇位传了,那个新帝娶的还是人家的未婚妻,这不纯纯脑子有病欠抽吗?
殷翎回去之后就是做出弑君弑父这样的事,他也不会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