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于半山停留良久,待白天寿携孩童离去,方共行。
至傍晚,翠竹林中,白天寿向赵玄轩述说十五孩童之事。
此十五孩童,皆经深思熟虑带回,关乎白云观传承。
且为首次下山执行任务,皆盼事态向善。
孩童资质皆佳,年龄最大十二,最小仅五,七男五女。
“天赋最优者,黄天化、碧青;最勤奋者,李根生,然其天赋平平,仅中等之资。”
“我意先令其随我修行,基础稳固后,再赴藏经阁,自选典籍。”
赵玄轩闻言,摇头否决:“不可。”
“道门虽倡自然之道,”
“召集孩童,进行测试,”
“结合日常表现,”
“全面衡量其优劣,”
“令其扬长避短,”
“发挥所长。”
“此乃白云观未来之寄托。”
“我们多费心,他们方能茁壮成长。”
“白云观未来方有保障。”
白天寿闻言点头:“好!”
“观主既己明示,我自当遵命。”
“这些孩子比我们昔时幸运。”
“忆往昔,学艺皆赖师兄师姐引领。”
“后近乎放任自流。”
“所幸,师弟天赋异禀,”
“引领我们共进步。
“否则,纵有藏经阁,亦难施展。”
赵玄轩笑言:“十一师兄,”
“你言辞愈发巧妙,马屁拍得响亮。”
白天寿笑答:“哪里,”
“皆是肺腑之言。”
谈笑间,白天寿面色转严,低声谓赵玄轩曰:
“师弟,”
“归山途中,山下风闻一事。”
赵玄轩神色凝重,微颔首:“何事?”
白天寿面露忧色:“关乎十师兄。”
“这些年行走江湖,亦闻朝堂风云。”
“诸多流言皆对他不利。”
“据传,王上为灭赵氏,屡请十师兄出山统军。”
“然其始终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