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的人,怎么会说出狼心狗肺这种话?
而且还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的?
因为这句话,林逸打量了邻居一眼。
二十四五岁女子,样貌中上,身材很不错!
移开视线,林逸继续梳理起嫌疑人韩志业,与受害人魏可欣之间的关系!
从字面便能窥出端倪,韩志业与魏可欣之间,一定曾发生过某些事。
重新回到案发现场,死者钟子平遇害的地方。
验尸结果显示,死者头部后方遭钝器猛击四次,颅骨爆裂。
此外,还有两处刀刺伤。
正如林逸此前所推测的一般。
这不是误杀,是彻头彻尾的故意杀人!
还记得嫌疑人韩志业,第一份口供内容吗?
他说自己瞎猫撞到墙般闯入卫生间,是因为情夫藏在其中。
再到他后来修改的第二份口供呢?
则改称自己杀了人后,才撞上那名情夫和魏可欣回家?
先不说这两份口供,哪一份更真实。
现在的林逸,暂且都将它们当真的看待!
即便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在撒谎,两段陈述全是谎言。
他分明换了口径,自相矛盾。
但林逸偏要当成真话去听,这是为何?
因为往往真正的破绽,就藏在最精心编织的谎言之中。
犯罪心理学告诉所有人,哪怕是最拙劣的谎言里,也藏着至少一成的真实成分。
那些最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的虚假之语,恰恰就是掺着最多真实的谎言。
九分真话加上一分假意,这才是最危险的东西。
反过来,低级骗术大多九假一真,破绽百出。
客厅内并无可供突破之处,林逸转身进了卫生间,眼神细致地扫描每一个角落。
卫生间接缝干爽整洁,明显是在案件发生前刚被人清洗过。
林逸蹲下身,在靠近地漏的位置仔细观察。
果然找到了几根头发。
有的长,有的短。
卫生间本该常见头发,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么?
可偏偏有些线索,就藏在这里!
比如说,年轻人和年长者的发质有差异,dna检测可以顺藤摸瓜。
关键信息在于:
根据初步调查,钟子平夫妇都留着短发。
那么,眼前这片区域中的这根长发,又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