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外,山谷里,一支奇怪的"商队"正在夜行。车上的货物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车轮却在地上压出深深的痕迹。
"快点!天亮前必须赶到蓝田!"领队的校尉低声催促。他身后,五百名精锐玄甲军伪装成脚夫,每个人腰间都藏着短弩。
类似的场景在七条秘密路线上同时上演。李世民几乎掏空了大唐所有的精锐:十五万陇右铁骑,五万关中府兵,甚至连戍卫长安的羽林军都抽调了一半。
更别提,还有二十万临时抽调的大军。
李世民知道,岭南原本就有二十万僚俚精锐,若是流民组建新军,也能凑齐十万。因此,此战,李世民共计调兵西十余万,势必要一举拿下岭南。
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大唐的国运,而对手可能根本不是凡人。
——
岭南神都的观星台上,李宽手中的水镜泛起涟漪。镜中清晰地显示出唐军在潼关的调动。
"真神,李唐的动作,比我们预计的早了十天。"冯盎皱眉道,但我们此前收纳的流民,组成的十万新军还没训练完"
"虽然我们有二十万僚俚精锐,可这也是我们的立足根本。"
"更何况,这些新军都是大唐人"
薛万彻却咧嘴一笑:"来得正好!让他们见识下雷神卫的厉害。"
"况且!有真神的号召,岭南子弟随时可以征讨二十万大军!"
李宽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穿过水镜,仿佛看到了那些正在饿死的灾民,看到了被迫离家出征的唐军士兵,也看到了长安城里那个正在孤注一掷的"父亲"。
呵呵!李世民算什么"父亲",他要战,我便战!
"传令。"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将部队分散,小股分批进入边境三州,主动向山东境内靠拢,聚拢民意,抢夺唐廷粮车。"
冯盎和薛万彻同时变色:"这"
"区区百姓,手无缚鸡之力,岂能对抗大军?"
"是啊我等大军分散,万一被唐军逐个击破?"
"李世民也是像你们这样想的,"李宽指尖轻点,水镜中浮现出岭南的崇山峻岭,"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山东灾区,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跪在新坟前。坟里埋着他的妹妹,昨天被官差强行拉去抵税的那个。
"听说朝廷要打岭南"旁边拾荒的老头咳嗽着说,"就是那个给我们发粮的雷神"
少年猛地抬头,眼中燃起仇恨的火焰。这个眼神,或许就是未来大战中最可怕的火种。
而在长安,李世民正对着铜镜整理戎装。镜中的帝王面容坚毅,却掩不住眼底那一丝动摇。
他刚刚收到急报:山东己有灾民开始袭击运粮队。
"陛下"内侍小心翼翼地问,"是否要延迟出征?"
"不。"李世民系紧佩剑,"这一战,己经迟了三年。"
李世民认为,灾民试图抢夺粮车的行为,无非是狗急跳墙,如何能是大军的对手。况且,一旦抢劫粮车,他们便不再是朝廷的百姓,而是叛军。
而大唐军队围剿之下,叛军焉有活路?!正好,省得后续拿下岭南后,还要花费大量粮食供给这些人口。
区区百姓,既然敢反,就要做好人头落地的准备!
"这一次!朕绝对不会放任岭南就此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