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庆的脸色同样难看:"更可气的是,他连联姻的机会都不给!"
"我卢氏嫡女,难道还比不上一个罪臣之女?"
"诸位稍安勿躁。"
崔敦礼捋须沉吟,"依我看,这科举制未必是坏事。"
众人齐刷刷看向他。
"试想,我们世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难道还考不过那些刚识字的寒门?"
崔敦礼眼中精光闪烁,"只要能在科举中独占鳌头,反而更能证明世家才是真正的治国之才!"
郑元璹冷笑:"崔公未免太乐观"
"李宽既然敢推行科举,必然早有准备。别忘了,他那三百所学堂"
"学堂才办多久?能教出什么人才?"
崔敦礼不以为然,"这样,各家立即选派最出色的子弟备考,务必在首届科举中一鸣惊人!"
世家家主们交换着眼色,最终达成共识。
千年的底蕴岂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他们要用最传统的方式,证明世家不可替代的价值。
——
后花园里,长孙婉儿正在整理药材。
自从李宽宣布科举制后,她也被李宽召回行宫。
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这个举措太大胆了,简首是在向千年世家宣战。
"你在想什么?"
熟悉的声音让她手一抖,几片草药洒落在地。
李宽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爷。"她慌忙行礼,"民女只是担心科举制会引发世家反弹。"
李宽弯腰捡起那片草药,递还给她:"反弹?他们拿什么反弹?"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语气。
长孙婉儿接过草药,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一股微妙的触感让她耳根发热。
"世家掌握着典籍、学问、人脉"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若他们联合抵制"
"那就让他们抵制好了。"
李宽在石凳上坐下,"岭南原本就有三百所学堂,现在自洛阳范围内,向外辐射,学堂的数量仍在增加。"
"今后,每年能培养上万学子。"
"十年后,谁还记得什么五姓七家?"
长孙婉儿怔住了。
十年原来他看得这么远。
难怪那些学堂不仅教识字算数,还开设农学、医学、工学等实用科目。
他是在培养一个全新的阶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