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成了李二牛 > 第46章 百姓的狂欢 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第1页)

第46章 百姓的狂欢 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第1页)

当世家在密室颤栗,百官在朝堂争抢之时,帝国最广袤的土地上,升腾起的却是最炽热、最朴素的狂喜洪流。

新政的阳光,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照进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中原腹地,一个名为小王庄的贫瘠村落。

村口,一间刚刚用黄泥和茅草搭起的简陋学堂外,围满了衣衫褴褛却眼神发亮的村民。

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枯黄的农妇,死死拽着自己刚满六岁,同样瘦小的儿子,扑通一声跪倒在穿着浆洗发白长衫的年轻塾师面前。

她伸出一双粗糙开裂的手掌,颤抖着抚摸孩子同样粗糙的小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砸在干燥的黄土上,洇开深色的斑点。

她的声音嘶哑而哽咽,却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用力将孩子的头按向地面:

"狗娃!快!给先生磕头!使劲磕!"

"记住喽,这是天大的恩典!"

"是陛下是星君转世的圣天子陛下让你能念书认字!"

"将来将来你一定要考那个那个学宫!"

"给陛下争气!给咱家给咱小王庄争气啊!"

孩子懵懂地磕着头,周围衣衫褴褛的村民无不抹泪,望向长安方向的目光,充满了最纯粹的感激与敬畏。

学堂里传出的,是带着乡音的,并不整齐的诵读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他们听来,就是这世间最美妙的天籁。

——

长安城外,新落成的英灵殿前。

香火缭绕,人头攒动,气氛庄严肃穆得如同朝圣。

一个穿着破旧号褂、左袖空荡荡的老兵,在人群最前方长跪不起。

他布满沟壑的脸紧紧贴着冰冷光滑的金砖,仅存的右手死死抠着砖缝,肩膀剧烈地耸动,压抑的呜咽声如同受伤野兽的低嚎,断断续续地传出:

"柱子二牛铁头"

"兄弟们你们听见了吗?你们看见了吗?"

"陛下陛下没忘了咱们啊!"

"咱这些臭当兵的,烂命一条死了烂在土里就完了"

"可陛下"

"陛下把咱的名字刻在这神仙待的地方!"

"金漆描的!世世代代有人给咱烧香磕头啊!值了!兄弟们咱当年跟着陛下在高句丽流的血值大发了!"

"下辈子下辈子还跟着陛下杀杀"他泣不成声,浑浊的老泪混着鼻涕,肆意流淌在金砖上。

周围无数自发前来祭拜的百姓,无论是军属、匠户还是普通农人,无不肃然动容,默默垂泪,继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陛下万岁!大明万岁!"的呐喊。

英灵殿,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点燃了帝国最底层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忠魂!

更令人震撼的力量,来自那售价仅一文钱的《大明邸报》。

——

江南水乡,一个因盐商盘剥而苦不堪言的小镇。

最新一期的邸报上,赫然刊登了该镇几名老盐工按了指印的投书:上面详述了盐吏勾结商人、克扣斤两、抬高盐价的恶行。

这期邸报被学堂的童子们大声朗读出来,瞬间点燃了积压己久的民怨。

数百盐工和镇民,拿着邸报作为"圣旨"般的凭证,围堵了盐课司衙门,高呼"陛下圣明,为我们做主!"

地方官员面对这盖着通政使司大印,代表着"天听"的邸报,再也不敢像以往那样官官相护、敷衍了事。

盐课司大使和几个恶吏被火速锁拿下狱,盐价应声而落。

消息传开,邸报的权威和力量,如同野火般在民间蔓延。百姓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声音,真的可以首达天听!

陛下,真的在看着他们!

新政的根基在沸腾的民意中飞速夯实,其催生出的力量,如同开闸的洪流,汹涌澎湃地展现于帝国边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