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老酋长将最后半袋旱稻米倒进祭神的铜釜。
寨外新烧的山地还冒着青烟,十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趴在溪边,用竹筛捞着指头长的小鱼。
竹楼里传来产妇的惨叫,这是本月第三个难产的女人,鬼主正用烧红的青铜刀割脐带。
当李宽接过那碗混着野菜的"神米"时,米汤里倒映着几十张虔诚而饥饿的脸。此情此景,李宽不由得想起了上一世在书本中读到的知识:
【岭南湿热多雨,山林间终年弥漫着致病的"瘴气"(疟疾等热带疾病),《岭表录异》记载"夏秋之交,瘴疠尤甚,外人至者十病八九"。僚人多居于"依山险而居"的峒寨(《通典》),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悬于陡坡,常遭山洪冲毁。】
【疾病多由"鬼主"(巫师)通过鸡骨占卜、铜鼓驱疫治疗。
【普通僚人"以蕉葛为衣"(《新唐书》),仅以芭蕉纤维编织的粗糙布料蔽体。唯有酋长能穿从汉商处换得的麻布,普通僚人"小儿冬月裸身,以泥涂腹御寒"】
刀耕火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些,原本只是回忆中留存在书籍中的历史;此时,却真真切切地具象在他的眼前。
李宽站在铜鼓寨的最高处,望着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僚人们聚集在他面前,眼神中既有敬畏,又有期待。
他们信任他,甚至愿意为他而死。
而现在,他要让他们活!
1新居:从危房到坚城
李宽展开系统兑换的《古代建筑改良图》,沉声道:"从今日起,我要所有僚人不再住摇摇欲坠的竹楼。
僚人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首到李宽抬手一挥,系统金光洒落,地面震颤,原本腐朽的竹木结构被一股无形之力拆解重组。
新的房屋采用夯土为基,青瓦覆顶,木梁榫卯结构,坚固得足以抵御岭南的狂风暴雨。
"这这是神迹!"大巫师跪地颤抖。
李宽淡淡道:"从今以后,房屋都要仿照此类建造。"
2良田: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僚人世代"砍山栏"种地,收成微薄。李宽首接兑换《曲辕犁图纸》和《占城稻种》。
"从今日起,我要所有僚人不再挨饿,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李宽亲自示范,教他们如何开垦梯田,如何引水灌溉,如何施肥利种,如何轮作休耕。僚人起初笨拙,但很快,第一批秧苗在肥沃的水田中茁壮成长。
"仙师,这稻子怎么长得比野草还快?"一个年轻猎人瞪大眼睛。
李宽微笑:"因为这是高产稻,一季可收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