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妾的错"她哽咽道,"臣妾没有教好他"
李世民摇摇头,眼中满是疲惫:"不全是你的错。"
"朕也有责任。"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或许这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当年玄武门那个血腥的清晨。如果他们不曾牺牲李宽,如果他们不曾纵容承乾的恶行,如果
但世上没有如果。
——
魏王府书房,烛火通明。李泰正在写一封密信,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兄长敬启:"
他的笔锋流畅优雅,"暌违日久,甚念甚念。"
多么讽刺,他居然要称呼那个曾经被他视如草芥的庶子为"兄长"。但政治就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长孙无忌狼子野心,谋害兄长,罪不容诛。"
"弟虽与承乾一母同胞,然其暴虐无道,弟深以为耻"
写到这里,李泰停顿了一下。
他必须小心措辞,既要表明立场,又不能显得太过冷血。毕竟,谁会信任一个对亲兄弟都毫不留情的人呢?
"今承乾自食恶果,实乃天理昭彰。"
"然朝中仍有奸佞,弟恐其继续蒙蔽圣听"
他暗示了自己在揭露太子罪行中扮演的角色,却又不过分居功。
接着,他抛出了真正的诱饵:
"若兄长不弃,弟愿与兄长联手,共清君侧。"
"他日弟若得继大统,必与岭南永修同好,岁岁纳贡,永不犯境"
李泰写完最后一个字,仔细检查了一遍。
这封信必须足够隐晦,即使落入他人之手,也不能成为把柄。但同时,又要让李宽明白他的诚意。
"来人。"他轻声唤来心腹,"将这封信交给岭南来的商队首领,务必亲手交到岭南王手中。"
心腹领命而去。
李泰走到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废太子己成定局,而他,将是唯一的储君人选。
至于李宽
李泰冷笑一声,暂时安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