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李君羡参与平定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以勇猛著称。突厥战争中屡立战功,任左武卫将军,驻守玄武门。】
【封武连县公,任兰州都督、华州刺史等职,掌禁军兵权。】
【648年,长安流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语(影射武则天)。李世民疑心极重,发现李君羡:官职含"武"(左武卫将军);封地为武连县公;小名"五娘子"(与"女主"巧合)】
【先贬为华州刺史,后以"与妖人交通"罪名处斩,全家流放。临刑前悲叹:"君羡何罪?竟以谶死!"】
李君羡,这位在历史上被冤杀的悲情将领,在李宽的英明神武下,改变了其原本凄惨的人生轨迹。
其他将领闻言,眼中虽有羡慕,却也不敢反驳"忠诚"这个最高原则。
在这场席卷朝野的狂热盛宴中,唯有谏议大夫魏征,这位以"诤臣"闻名、骨头最硬的老臣,眉宇间凝聚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他觑了个李宽在御花园独自散步的机会,趋步上前,深深一揖,声音低沉而恳切:
"陛下,新政之利,泽被万民,功在千秋,老臣心悦诚服。"
"然步子是否迈得太急?"
"强推义务教育,地方官吏若阳奉阴违,或急于求成而苛待百姓,反生民怨;"
"军政分离、将领轮换,旧有体系骤然打破,若边军不稳,外虏趁虚而入"
"此皆隐忧,不可不察啊!"
"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
李宽正驻足于一株虬劲的苍松前,闻言并未回头,只是伸出手,轻轻拂去松针上并不存在的尘埃。
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透着一股掌控一切的沉凝。魏征的话还没说完,便听到陛下那听不出喜怒的平淡声音随风飘来:
"玄成。"
魏征浑身一震,陛下极少如此亲昵地称呼他的字。
李宽缓缓转过身,夕阳的金辉落在他脸上,那双深邃的眸子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嘴角噙着一丝极淡却重若千钧的笑意,目光似乎穿透了魏征,望向那正在日夜赶工的英灵殿方向:
"你的名字,也会被刻在英灵殿的前排。"
"金漆描红,享万世香火。与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呕心沥血的工匠、清廉爱民的循吏并列。"
此言一出,魏征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雷霆击中,他所有未出口的劝谏、所有的忧虑,瞬间僵死在喉头。
他的身体微微晃了晃,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冲垮了他坚守一生的"诤臣"堤坝。
——青史留名!
——而且是陛下金口玉言,在象征帝国最高荣誉的英灵殿前排!
这超越了封侯拜相,是真正的万世不朽!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只发出几声意义不明的气音,最终,所有的话语都化作一个深深的,几乎将身体折成首角的大揖,久久不起。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
陛下用"不朽"二字,堵住了他所有"求稳"的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