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手指和脚趾的皮肤比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有更厚的一层角质层。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外层,它就像为你遮风挡雨的衣服,天冷衣服穿得厚一点,同样,身体那些经常受到严重摩擦的地方,比如脚后跟,这些地方的角质层通常因为过多摩擦而变得厚厚的以防止表皮受到过分的伤害。
角质层内一般含有10%-20%的水分,正常情况你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当你长时间泡在水里时,这些角质层便开始大量地吸收水分,吸收的水分会相当于角质层自身重的6倍。此时,角质层就像灌了水的塑料袋一样膨胀起来,但是在它下方的表皮细胞层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手脚掌面的角质层比较厚,吸收的水量也就比其他地方的多,体积撑得也就越大,角质层要不断地向四周延伸,但都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最终,这里的皮肤表面形成了皱(zhòu)纹,这就好比刚放了气的气球壁皱皱巴巴的一样,由于角质层增厚后光线不容易透过,所以,原来半透明的角质层变得有些发白,同时,角质层下的红色血管也不能显现出来。
角质层缺水会使皮肤出现裂口,在水里待久了会发白起皱,所以除了干燥天注意给皮肤“保湿”外,潮湿天也不要忘了让皮肤透透气,对于那些汗脚的人千万要记着勤晒鞋、换鞋,否则,过度含水的角质层会妨碍皮肤分泌汗液,如果因此患上脚病可就太不应该了。不过,当你真的手脚起皱时也不用着急,只要通风好,随着水分的散失,第二天皱纹就会消失。
知识点:角质层、吸水、膨胀
血液为什么会流动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血液,它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掉。这是因为血液里有我们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在不断地流动,每到达身体里的一个地方,它就把这些氧气和营养物质送给那里的细胞,使它们健康成长。这些细胞就构成了我们的人体。
那么,血液为什么会流动呢?血液是一种液体,它就像小河里的水一样,如果没有人用手去动它,是不会自己流动的。我们身体里的这只“手”就是心脏。心脏是人体的一个最重要的器官。每个人的心脏都有四个房间,这些房间里全都装满了血液,并且和血管相连通。心脏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能不停地、有规律地跳动,它每跳动一次,就把血液从房间里挤到血管中。心脏不断地跳动,就不断地把血液挤进血管,后挤出的血液就推着先挤出的血液往前移动。这样,血液就在血管中移动起来,我们称它为流动。从心脏里流出的血液到达全身每个角落,最后还会回到心脏,所以心脏可以继续不断地挤出血液,血液也就可以不断地流动了。
另外,我们的血管也可以使血液流动。但血管是靠它周围的肌肉收缩来使血液流动的。它自己不会像心脏一样跳动,所以它只是心脏的一个“小帮手”。肌肉收缩要由神经来支配,当神经发出命令,使一部分血管的肌肉收缩时,这部分血管就变细,里面的血液就往前挤,于是推动前面的血液流动。
在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血液要向上流动才能回到心脏,但我们知道,液体只能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我们的血管在这些部位都准备了一种叫瓣膜的东西,可以在血液被心脏或血管推着从下面流到上面以后,就马上堵住血管,不让它再往下流,这样血液就可以顺利地回到心脏了。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到处充满了神秘而巧妙的构造,这些人体的奥妙正等着你去发现呢!
知识点:血液、心脏、血管、流动、肌肉收缩、瓣膜
为什么起床过猛会头晕
有些人喜欢躺着,因为躺在床上比较舒服,可是当你躺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起立,会觉得忽然一阵头晕,眼前冒金星。
这是为什么呢?体质差些的人就自以为这是因为自己身体虚弱所导致的,可能是一种疾病。
这真的是病吗?不,这不是病,而是一种神经反射,这种反射是在姿势突然的改变中每个健康人都会有的反应。
头昏,是因为脑子缺血。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它支配着人体各种各样的活动,它之所以能正常运转是因为有血液能量的供应。但是当它缺少血液供应时,就不能正常地完成工作,暂时失去控制,这时人就会感觉到头晕,眼前冒金星,这些感觉都是突然起立时头部忽然发生暂时性的血液供应不足所导致的。
为什么当人躺久了突然猛起总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人在躺着的时候,腿上的血液大大减少,相比之下头部的血液供应比较充足;而当人们突然起立时,大部份血液流向担负着将身体举起的双腿上,头部的血液供应少而慢,你可以设想一个没有装满水的汽水瓶。当它躺着放的时候,各部位的水比较平均,但你突然把它竖起来,这时整个瓶的水会迅速集中到下面,瓶子的上部几乎没有水。人体在躺着时突然猛起,血液也会像这个汽水瓶里的水一样,突然流向下肢,你一定会问:“那不是人的脑子就没有血液了吗?大脑没有血液怎么行呢?”不用着急,血液在人体内有一个大水泵,那就是心脏,当血液大量流向下面时,它可以把下面的血液输送到脑子里,头昏和眼冒金星的现象也就很快地消失了。
知识点:神经反射、缺血、头晕
为什么坐久了腿会发麻
人们的休息方式有许多种,躺着、靠着、站着、坐着……,坐着休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采取的休息方式。但是时间一久,你总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腿发麻,为什么呢?
这跟血液循环有关。人的身体各部分都需要氧气及养料,并排出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这两个过程都需要一个运输系统方能完成,这个系统是什么呢?那就是血液,前者的供给(jǐ)和后者的排除均需要依赖血液的运输。众所周知,血液是在血管内运行的,血管就像人体内的公路,血液就是在这条公路上运输养料,排出废物,你一定可以想到,当公路顺畅的时候,血液运行正常。但是一旦公路出现问题,就一定会出现交通事故。
当你坐着的时候,臀(tún)部和大腿上部坐在椅子上。时间一久,由于本身重的挤压,局部血管受到压迫,“公路”变得越来越窄,血液越来越难以通过,受压迫处下面的部位处于缺氧状态,又有废物的堆积。你一定会想:“如果那一部分组织缺少能量供应,废物又不能排出,会不会死掉呢?”不用担心,在人体内有一个预警系统,那就是神经,当体内哪一个部位缺少能量供应的时候,它会及时地感觉到,并立即报告大脑,经这位“总司令”一分析,立即发出警告信号给那部分组织,告诉它这样不行,要马上采取行动,这个警告信号就是发麻,这种发麻的感觉提醒我们,不应该再坐着,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公路”变宽了,血液运行正常了,发麻的感觉也随之消失。
知识点:血液循环、缺氧、神经
人为什么要喝水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许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这些化学物质是无数个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它们都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使我们的身体能保持健康,并进行各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化学物质就是——水。
水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我们身重的6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体重是50千克的话,那么你的身体内大约有30千克的水。这么多的水究竟对身体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由于水是一种液体,它可以流动。平时,我们吃进肚里的各种食物,里面含有许多营养成分,但它们必须溶解在水里以后,随着水流动到身体的各个角落,这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地方,为身体提供养料,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水是人体内运输营养物的重要“工具”。
另外,水还能够帮助人体调节体温。大家一定知道,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排尿。这是因为尿液与身体内部具有相同的温度,当它被排出体外时,就带走了一部分热量。夏天天气热时,身体还会通过排出汗液来增加散热。你看,人体通过调整水分排出的多少来控制体内热量散失的多少,从而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它的作用多大呀!
可是,由于水分不断通过皮肤、呼吸道和尿液排出体外,体内的含量不断减少,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喝水,补充失去的水分,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正常工作。
知识点:流动、调节体温、补充
人为什么会发烧
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高于这个温度就称为发烧。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经历过发烧的痛苦煎熬,那么,人为什么会发烧呢?
人体像一部功能完善的空调。它的温度调定点位于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把温度定在36℃至37℃之间,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生病或是受伤时,各种致病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和受伤而产生的坏死组织等进入血液,激活血液中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到达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在这些白细胞的影响下,将人体这部空调的温度调定点上调。为了配合这个新的调定点,体温调节中枢同时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比如,使人打寒战而促进肌肉收缩产生热量,同时使毛孔收缩减少排汗,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这样,就使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持续上升,直至达到温度调定点调定的新体温。
由此可见,发烧并不是人本这部空调功能紊(wěn)乱所致,而是空调的温度重新设置了而已,当温度调定在37。3℃至38℃之间,称为低热,38。1℃至39℃为中等热,39。1℃至41℃为高热,41℃以上即为超高热了。当致病物质被消除后,由它激活的白细胞会被肝、肾等消灭并最终排出体外,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它们的骚扰,又会将温度下调至正常体温,发烧的过程也就结束了。
知识点:发烧、体温调节中枢、白细胞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