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武圣山重装团
罗阳认为从军事角度来说,想打败鬼子,就要重视装备。
重型装备和快速机动的运输能力是两大基础。
前期可以靠缴获,中长期要靠自己制造。
罗阳把后世的重装合成旅概念向萧连长介绍了下,当然去除了一些现在完全做不到的部分,以免老萧听起来太魔幻。
其实同时期的德意志军队就是往这个角度发展,他们首先强调高机动性,所谓的闪电战。
同时他们也不缺乏重装备,德意志的重装备在全世界以其质量过硬闻名。
依赖的是他们不俗的钢铁工业。
“团长,你这说的我热血沸腾啊,部队还可以这样搞吗?”
罗阳成功洗脑萧连长。
哪个军人不爱重装备。
“老萧,咱们先有这个想法,假如努力就成功了呢!”
俩人相视一笑。
抗战中,由于武器装备代差,实际上我们付出了几千万人生命的损失,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
重新来过,罗阳想尽办法,要改变战斗方式。
——
几天后,武圣山正式开始分兵。
首先扩充了炮营,由王喜柱继续当营长。
整个炮营加上辎重兵在一起,有两千西百多人。
是整个团里人数最多的营。
一连升格为一营,萧连长升格为萧营长。
二连升为二营后,由赵惠启来担任营长,罗阳不再兼任。
部队里人数越来越多,训练任务繁重,需要一个军事主官每天盯着。
罗阳也乐得不再兼任,将来他出去侦察的时间会比较多,兼任己经不太合适。
通信分队由姜良弼带领。
姜良弼是这次从大山子煤矿解救出来的,他个头不高,外貌普通。
他们部队被打散后,被鬼子俘虏,送到煤矿挖煤。
姜良弼严格保守了自己是通信兵的秘密。
不然鬼子会拼命拷打他,了解他们原来部队的电报密码这些机密。
多轮的缴获下来,武圣山各种型号的发报机有六台之多,完全撑得起一个通信分队。
打下洪杜县城之后,城内缴获汽车八辆,连带着柴油库的存油,都被搬回了武圣山。
游击队当时需要粮食,和武圣山交换了下,一个多要粮食,一个要汽车。
现在武圣山有汽车三十六辆。
不多,不过目前也够用。
罗阳宣布了武圣山重装团的称号后,大部分士兵都是懵的。